当雨水再也不能左右温度的起伏,我知道夏天是真的来了。
我们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算得上是四季分明,只是春秋的时间相对短,冬夏漫长。
如果让我对一年四季的喜好进行排序的话,第一位的自然是秋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瓜果丰富,层林尽染,绚烂多姿。年纪越大,越能感受到秋天的深沉。唯一令人吐槽的是,秋季比较干燥。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粗糙的汉子来说,无关紧要。相对于四季如春,我更喜欢的是四季如秋。
排在第二位的是夏天,夏天高温多雨。我这个人喜热不喜冷,对于高温的耐受性比常人更强。问过身边很多人,相对于夏天,很多人喜欢过冬天。比如我妻子,她便是那种喜冷不喜热的人。春天温度还没有稳定时,以时高温让他睡不着觉,便兴致勃勃的将冬天的棉絮束之高阁,迫不及待的翻出夏天的席子和空调被。
他讨厌夏天的高温,晚上睡觉没有空调,简直难以忍受,而且他害怕晒黑,如若出门,总是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墨镜口罩防晒用品一应俱全,他还不能忍受夏天的蚊虫。为了防蚊防虫,我家的蚊香花露水蚊帐门帘子,早早的便搬了出来。
当然,对于这些,我也感到讨厌。只是没有那么感到难以忍受。而且相对于其他的季节,夏天显得非常方便。尤其是当初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夏天几乎只有2套衣服,每年夏天就买1套新的短裤,T恤,跟前一年的那件旧的短裤和T恤换着穿。日常不出门,一双拖鞋可以穿一个夏天,如果出门的话,就多一双球鞋和袜子。洗完澡迅速就可以将自己的衣服洗完,晒好。我喜欢夏天的日照长,夏夜里睡觉就像白天睡午觉一样简单。起床只要醒来醒醒神,刷牙洗脸抬脚就走了。不像冬天,睡觉那样郑重其事,脱衣服要半天,躺到被子里暖和起来,又要好久好久,好不容易睡暖和了,就又舍不得起床了。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非常怕麻烦的人,相对于冬天,夏天更容易将就。冬天饿了就一定得早,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或者米饭才能打发。而夏天即便是饿了,多灌两瓶水也就解决了。
对于晒黑,我毫无顾忌,一个粗糙的男人是不怕晒黑的。我甚至喜欢自己晒得黑一些,只是我这个人不容易晒黑,连续下两天雨,我就白了回来。
受季风影响,夏天的雨水几乎都来自东南沿海的台风。台风登陆到达我们这里,往往已经变成了热带气压,最多持续一个礼拜左右的强对流空气。虽然突然的暴雨会对有的城市造成洪涝灾害,但更多的时候,降雨会冲淡夏天的炎热。
夏天的雨带来凉爽,也带来生机勃勃,高温多雨,浪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蓬勃生长。
排在第三位的,我认为是春天,很多人都羡慕四季如春的季节。可我们这里的春天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他的脸甚至比孩子的脸变得还要快,说变就变,绝不含糊。前一天还以为夏天来了,当天晚上瞬间变成冬天,经常出现一边下雨一边出太阳的魔幻景象。这样的天气其实没什么不好,只是春天是我一年四季最容易生病的季节。所以我觉得春天只有我并不友好,我更喜欢一个稳定的气候条件,哪怕如冬天般寒冷,或者如夏天般炎热,在漫长的季节里,我会早早的适应他的脾气。
冬天是夏天的另外一个极端,说起来,其实我们这里的冬天算不得非常冷,最低温度也不会超过零下5摄氏度,哪怕是39天,也是持续在5摄氏度左右,只是我们这里湿度高,寒冷会局限我们很多活动。我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寒冷,已经寒冷带来的各种麻烦。
对于古代的人来说,相对于冬天,他们也宁愿过夏天的。因为夏天无论是对于穷人还是富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尤其是在古代,并没有太多的降温措施,没有空调,风扇也是人工扇扇,采冰降温,更是只有极富贵的人家才能够拥有。
而冬天则不一样,夏天会有热死人的情况,但几率不高,但冬天冻死人却十分分普遍。古代穷人的一件棉衣是作为家里的重大财产,是要传给下一代的。很多穷人冬天是没有棉衣过冬的。冬天过冬完全靠死扛。只能期盼着冬天,不至于太冷。
从基因延续的角度来看,是热不喜寒的,应该是穷人的后代。至少从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知道我家世代为农,是穷苦人出身。穷苦人靠的就是在天气热的时候,多多的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好好的利用夏天,囤积更多的过冬物资才能的顺利地度过冬天。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夏天的价值就比冬天的价值要高。可见我是天生的牛马,牛马爱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