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韵千绝——可堪回首贺兰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次亲临河套平原,是2015年10月去北方民族大学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实践考察成了我们一行人的重头戏。从飞机上俯瞰这个塞上江南,以黄河为分界线,一边是黄沙漫漫,一边是绿意盎然。对这个西北边陲省份原有的想象和认知已被颠覆只剩惊叹!第二日驱车奔赴贺兰山,越近贺兰山越让我想起金庸小说里我最爱的一个人物-乔峰,不知为何对贺兰山的第一感觉就尤如是这个人物的真性情:果敢、豪迈、有情有义、侠肝义胆。登临贺兰山远眺河套平原,有种强烈的参差之美,越近贺兰山越见苍茫之辽阔,雄浑古穆之美,配上蓝天白云,大漠孤烟、浩荡之气迎面扑来,下面却是“塞上江南”的鸟语花语、芳菲满园,可赏长河落日圆与江南媲美。诗情豪宕之绪尤如乔峰对阿珠的爱真挚而热烈,可是命运总是造化弄人,乔峰在不知情的境况下错杀所爱,没有一种结局是完满。

      亦如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转眼间朝代更迭,多少金戈铁马的撕杀最终归于尘土一堆,多少血泪,多少伤痛,多少恨,历史就是命运翻云覆雨的手,让西夏王朝消失在成吉思汗的铁蹄之下。想起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枉走一遭也罢,怒发冲冠不过为三十年的功名,结果皆为尘与土,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美人何处?


上传中,请稍候…


    与这些由成功者书写的历史而言,我更喜爱贺兰山的岩画,爱斯基摩人喜欢在象牙上绘制舞蹈、狩猎、击鼓等日常生活,澳大利亚原住民喜欢在树皮、贝壳上雕刻几何图案。中国历史悠久灿烂的文明也早有星辰闪烁,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回鹘、突厥、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个时代的物化符号都是人类经验、想象或情感的结晶,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岩画遗存,中国最古老的崖画“太阳神”便是其中之一,生动、自然、简约。贺兰山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生动自然,狩猎场景、描绘的动植物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也反映出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这种原始形态的艺术的特征:有着丰富敏锐的生活观察力、与创造力,与粗犷的艺术手法浑然一体。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越原始越简单越珍贵,美的生命意识源于万古洪荒之中,生生不息的万物生长。

上传中,请稍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飞机穿过南方的雨季稳稳降落在贺兰山下。"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岳飞北伐大获全胜后是何等的豪气!贺兰山,你究竟是一...
    妞妞L阅读 1,823评论 6 7
  • 端午出行(1) 凭借着岳飞的那首让人血脉贲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WeiRonghua阅读 2,092评论 0 1
  • 黄河第三章:河之套,农耕与游牧的决战之地 宁夏 自兰州,黄河穿山越岭一路向东向北,在宁夏中西部的中卫市插入宁夏境内...
    轻松态真性情阅读 1,715评论 0 0
  • 故事梗概:忽略妻子,使有老人痴呆症的妻子死于火灾,人到中年的老言悲伤之余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门反锁着,而钥匙就在厨房...
    米卡朱阅读 647评论 15 18
  • 原创:《做你自己》 诗/柳六风 蓝天送我三朵白云, 一朵是心情, 一朵是梦想。 还有一朵呢? 做你自己。 ​​​
    新观点读书阅读 1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