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忙—盲—亡,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序言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苏格拉底:“没有曾经过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3】以赛亚·伯林:“我经常生活在表层。”

1

——每日睡觉前应到反省一天的生活。

我们赞美反思的善,也要赞美淳朴的心。反省是成本最低,又是成长又最快的方式;但过度的反省可能会给本来活的平静、快乐的生活带来不安、犹豫、迷惑和烦恼。

中庸文化讲的是过犹不及。不反省不对,过度的反省也不对。要想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一生要修行的路。一阴一阳之谓道。

最近因为迫于生计的工作赚钱,完全没有时间平衡到亲密情感、健康和修行。都说人太忙了就会眼盲,眼盲就会看不清就会心亡。果不其然,最近一个多月早出晚归忙碌工作,没吃好,没睡好,没有关爱和陪伴女友,更加没有能反省自身,就出现了身体腰酸背痛,就与女朋友有了矛盾,自己人生突然也有点迷茫了,又变得被环境影响不能自主了。

好在即时出现问题,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调整。所以,从根本上改变,把追求以赚钱为目标调整为兼顾好养生、家庭和工作,而把做好这一切作为修行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故,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有时间看书、学习和自我反省。认识和开发自身宝藏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2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声音多了,就成为了噪音;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反而找不到真知;画画需要留白,同样,生活中每天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独处——发呆、阅读、思考、写作等等。总之,人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品味生命的。

这就要从人的两个层面谈起,物质和精神。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物质的作用仅仅是为了生存;人要活着离不开物质,但人要想迈向更高的层次一定由精神境界决定的。

其次,来看看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个人物质的富有不一定能够有好的精神境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肯定无法活好一生。相反,精神境界高的人相对而言物质生活是能够满足其生活的。因为追求精神境界的人都懂得过简单的生活,懂得惜福。

结合这段时间自己奔波忙碌追求金钱物质生活,以牺牲健康、情感和生活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的做法。

古往今来的智者都告诉我们:“过简单的物质生活,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

最后,今天至此反省,开始调整,以追求功德法财为目标,而不是以金钱物质为目标。况且,阅读的书籍这么多,儒释道派系这么多,都还需要不断做减法,一门深入。

修行不是学知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少即是多,多即是少。

阳明先生曾说过:“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

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此生的理想就是一心求道,通过修行让自己的德行贯穿生活,终究实现逆天改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丁俊贵之“缘”来如此】 一、缘起 缘分,亦作缘份;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
    兴时态_198812阅读 4,346评论 0 0
  •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这本书的英文版叫做“Less is M...
    弯月无刃阅读 3,892评论 0 0
  • 关于作者 本田直之:一个非典型的日本人,工匠精神的反叛者,崇尚体验式生活方式,绝不满足于一份职业的成功。在经历上,...
    十月不秋阅读 4,511评论 0 1
  • 题记:往日思想的火花,在此重拾,依然涌动不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为志。 顺其自然,随生随灭,既然自己也是自然的...
    红叶竹马阅读 5,002评论 2 12
  • 完整"围炉夜话"责人先责己,信己亦信人「心为主宰,死留美名」卷四 八四、秤心斗胆成大功,铁面铜头真气节 成大事功,...
    汉唐雄风阅读 5,44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