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的一节课,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都斗不过我啊,呵呵,哈哈哈。
刚开始设置的故障是在灯座上粘透明胶带、导线上贴胶带,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并且“乐于助人”地帮我修好,所以备材料时特别痛苦。
一眼假的故障
连着两个班毫无挑战的排除故障后,我意识到这样的“假故障”是不行的,如何有真故障呢?灯泡—我用四节电池将它的灯丝烧断,模拟真实的灯使用过久;电池—以前没电了的电池;导线—抽出或剪掉几根;灯座—去掉底部的金属片;电池盒—掰松接触片;开关—在刀与掷的接触部分涂透明无色指甲油,使其接触不良。
“看”不出问题的故障
每个组随机组合故障,使得每个组检测结果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