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拿起笔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的阅读量变少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向你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这不是一封浪漫的三行“情书”,而是一个白血病女孩给她的救命恩人——25浙江大学大学生胡双的感谢信。

3月1日上午,浙江省中医院病房内,胡双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启动。收集持续了4个小时,分离器连续运转,从年轻人身上分离出220ml的干悬浮液。 《生命的种子》将以最快的速度给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带来希望。
浙大土豪,硕士研究生,成功“高配”了一个白血病怪女孩
浙江大学本科、硕士、博士,25岁的胡双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2016年,大二学生胡爽采样并添加了“中华骨髓库”。
由于每年都积极参与献血,胡爽的献血量已经超过4000ml,并获得了“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书”。而当初为救命之物种下的希望,转眼间,胡双差点忘了。
去年10月,胡双接到西湖区红十字会的电话:你们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初步匹配到一位白血病患者,是否愿意做进一步的高分辨率匹配?
两个陌生人的高分辨率血配成功,不到万分之一。用于白血对于生病的患者,即使是一次感染也可能危及生命。
“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胡爽利用科研项目之余,前往省中医院进行高分辨率配型。 结果让他高兴!
对家人隐瞒整个过程
他们担心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影响。胡双知道这一点。但直到收藏结束,这位身高1米7、110磅的小伙子依然没有跟家人提过一个字。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免得给家长们带来不必要的担心。”
2月25日,胡双入院,每天在医院给他注射两次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采集前,他一共注射了9针动员剂,因为药物的作用,他的背部酸痛了好几天。昨天早上,收拾的时候,胡双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上带着抑制的喜悦。

由于捐赠的原则,胡双不知道等待他的陌生人的名字和下落,只知道那个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女孩。
工作人员给他看了病人的来信:“我很幸运,虽然不认识,但上天安排我们这样见面……当我得知自己是白血病时,我无疑是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许上帝听到了我的愿望并要求你拯救我......“

3月2日上午,胡双从省中医院出院回到宿舍时,室友打车来接他。他像往常一样安静,“我不觉得累,在献上之前,献上之后就没什么区别了。 “
他不好意思的说,现在红十字会已经通知学校医院让我休息了。现在学院的院长和导师都知道了……“

为胡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