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九章·涉江-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

带长铗(jiá)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

被明月兮佩宝璐。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在橘颂里就写到过屈原是个内外兼修的美人,此处更是直白,看别人的解析说“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是屈原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也许是吧,但我还是坚持自己最简单直白的理解,屈原爱美,外在,内在都爱。起码奇服我觉得他是说外在美。

一个人心灵美是最好的,但并不与爱好打扮冲突啊,从小的教育都是在强调要内美,衣服好不好看不重要,长得好不好看不重要,可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有一段时间重视自己的外貌,衣服,爱虚荣的。这是人性,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哪个不是想更美一点吸引异性?如果我的女儿青春期有了喜欢的男孩子,爱打扮了,我很乐意给她点意见,如果这能让她更自信一点。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也要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喧闹。

驾青虬兮骖(cān)白螭(chī),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登上巍巍的昆仑,品尝玉花的佳肴。我要与天地比寿。

与日月兮同光。

我将如日月星辰一样将万物照耀。


这一段写出天地同寿,日月同光,屈原的自信来自于哪儿呢?我想是他一遍遍反思自己,了解自我,用自己所学,所经历的,反复论证,得出了自己所坚持的事是正确的结论,才得来这自信。一个人知道自己心之所善,就会有定力,就不会因为人言而惧,反而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放眼望去,太多人在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āi)秋冬之绪风。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乘舲(líng)船余上沅(yuán)兮,齐吴榜以击汰。

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此处写屈原改革的艰难推行,如同陷入漩涡停滞不前。

朝发枉渚(zhǔ)兮,夕宿辰阳。

清晨时我从枉陼出发,傍晚时我落宿于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荡,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入溆(xù)浦(pǔ)余儃(chán)徊(huái)兮,迷不知吾所如。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yòu)之所居。

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霰(xiàn)雪纷其无垠兮,云霏(fēi)霏而承宇。

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屈原明白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一生愁苦在所难免,我个人感觉此篇一定是在屈原最低谷时候写成,他在表达不从俗,但也有些害怕也可以说是担忧此生政治上愁苦。

接舆(yú)髡(kūn)首兮,桑扈臝(luǒ)行。

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zū)醢(hǎi)。

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一直在重复终身不见光明,九章就像是一段一段的离骚,也许离骚写成是在九章的基础上的,九章更像是屈原这一生每一阶段的感慨,而离骚综合了所有,又加以神话,得以成形。个人感觉而已。

乱曰:鸾(luán)鸟凤皇,日以远兮。

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香美的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交错的丛林。

腥(xīng)臊(sāo)并御,芳不得薄兮。

腥臊恶臭的气味,弥漫在神圣的殿堂啊。芳香美好的花草,却没有立足的地方。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心中满怀着忠诚而不能得志,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屈原在离骚中是怨过天由过人的,而涉江给我就是这种感觉,除了前几句写自己美好的一面,剩余的都是在写环境的恶劣,自己郁郁不得志。

我也在想,屈原写出这么多的神作,让人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神一样,其实他也是普通人,经过了普通人都经历的被排挤,不理解,郁闷,抗争,与自己和解。而不同在于他一直有思考,一直在记录自己人生每一阶段的真实感受,他能敏感的觉察到自己内心以及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这是基础,而他的文采反而只是一把工具,将他精彩表达了出来。

青年巅峰,三十岁之后的屈原即在政治上走下坡路,却在诗词上一路高歌,这样的经历让我想到苏轼,何其相似!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很多人都不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记:《离骚全图》是200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屈原、宋玉,绘图:萧云从、门应兆,校释:王承略《离骚...
    珞历阅读 1,732评论 4 5
  • 九章先秦:屈原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
    To者也阅读 463评论 0 1
  • 《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⑴。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⑵。 深固...
    青梅_9817阅读 2,179评论 0 1
  •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岁聿其莫阅读 1,171评论 0 14
  • 屈原 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公族。事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学问博...
    汉唐雄风阅读 7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