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09)学而篇第九则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如果你能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虔诚地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

学习心得

曾子的这句“慎终追远”是孝敬的延伸,是感恩的升华。儒家倡导丧祭的目的,就是通过丧葬、丧祭的这种方式,使百姓道德敦厚,世风民俗归于纯朴。后来贵族统治者凭藉他们的地位与财富,发展成厚葬,走向了反面。百姓衣食尚忧,没有条件操办,只能从简,但哀亲真诚。孔子在《八佾》篇说过:“丧,与其易也,宁戚。”是说丧事与其仪节周到,宁可尽情哀戚!

丧礼极为重要,是远古先民氏族的共同特征。现代人类学家说,当人知道葬死者,或给死者以某种丧葬形式,即人的族类自觉的开始,亦即人的文化心理的开始。动物一般就没有。追怀死者的丧葬礼仪,都具有此种情感兼理知的重要功能。这即是最早的社会意识、人性心理、情感行为。孔子及其弟子承续这一历史遗俗的强大传统而加以理论化和理性化,把它转向内心,形成“仁——礼”结构。外在为“礼”(人文),内在为“仁”(人性),以此为人道之本。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葬礼。依稀葬礼上有很多人,有一个类似于主持的人在念他的生平事迹,追悼他在世时的那些奉献。在葬礼上不可以笑,每个人都低着头,有哭得撕心裂肺的,有泣不成声的,也有不哭只是低着头的。然后由他的亲人抱着他的头像,领着一队人(有一些人举黑色旗子)送他的遗体离开,在村口的分叉路口道别。在看不见踪影时再悲恸地哭一场,然后绕村子一圈回家。路边的每一户人家都会在门口挂一串鞭炮,在送葬队伍路过时点响鞭炮,也算送逝者一程。逝者家里也会挂上一张逝者生前的黑白照片,备后人留想。

每个地方的丧礼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应该都是作为哀悼的一种形式。逢年过节,尤其是清明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祭拜祖先。我觉得这只是基于对祖先最基本的礼貌以及缅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关键词:慎 终 追 德 厚 “慎”: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狸猫张凌阅读 3,826评论 0 0
  •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此篇为曾子论对待死者儒家的态度,“慎重的对待死者的逝去,追思已经过逝的亲...
    哈皮波阅读 6,318评论 0 0
  • 大家见过秋雨吗?我想大家一定见过。 这图片中的数是被秋雨泡红了,有的是泡黄了,我喜欢秋天红色的叶子,可是我...
    李枞润阅读 2,548评论 0 0
  • 不知道为啥,最近又突然爱看起恐怖故事来。在知乎上刷了很多,忍不住想总结一下。 恐怖的基本原理,就是发生不应该发生的...
    妖精不语阅读 3,192评论 0 1
  • 谁来评价一下简书怎么样?跟其他比如知乎一样的app比比怎么样?
    Hobtain阅读 2,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