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麦假生活(三)

                                 三

       我终究不是干活的料儿,父母更没有希望我能为他们分担多少,毕竟当时的年龄还小。父母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麦子都拉到了“场”里(方言,就是给麦子脱粒儿的场所。“场”的读音为阳平声)。后面的重要任务就是“打场”了,听说这次“打场”没有找人帮忙,只有我们一家四口人。我的心又开始紧张起来……  

       “打场”在我的心里,一家四口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更别说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了。心想,父母也太拿我们这小豆包当干粮了。虽然说让我参加“打场”,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毕竟父母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非是他们又要劳累许多了。

       第二天,我家很早就吃起了早饭,为了能有力气干活儿,我还勉强的多吃了几口。来到“麦场”,我才发现,父母这两天的劳动量有多大。一个有两个篮球场大的“麦场”上堆放着一座大山似的“麦垛”,离“麦垛”不远处,有一个庞然大物,形似老黄牛,但体型要比老黄牛高大一倍之多。我喜欢叫它“大铁牛”。“大铁牛”的头成“簸箕”状,肚子很大,整齐的布满了铜钱般大小的窟窿,奇怪的是,“大铁牛”没有尾巴,露着光秃秃的“大屁股”,透过“大屁股”往肚子里看,一个长着稀疏的铁棍儿的大铁轴横在肚子中央。这就是打麦子用的“脱粒机”。此时,父亲拉来了柴油机,调整位置,楔上木头楔子,固定好柴油机,“打场”战役即将开始了。

       父亲又给我们进行了简单分工。父亲负责给母亲递“麦个儿”,母亲就坐在“大铁牛”的背上,喂“大铁牛”吃“麦个儿”,哥哥则站在高高的“麦垛”上向父亲扔“麦个儿”,而我就是负责清理“大铁牛”的“大便”——挑“滑秸儿”(方言,“秸”为轻声,意为“麦秸”)。父亲给我们发了草帽,带上草帽,俨然一副农民样儿。母亲由于工种的原因,还拿出了手绢儿,把口和鼻子罩上,真有武侠电影中英雄女侠的范儿!

       一切准备就绪,父亲用摇把使劲儿地摇动柴油机,瞬时间,柴油机发出了“嗒嗒嗒”的声音,柴油机发动了。紧接着,又把传送带一端挂在“大铁牛”的大轮轴上,一端挂在飞速旋转的柴油机的轮盘上,柴油机带动着“大铁牛”启动了,“大铁牛”也发出了“嗡嗡嗡”的响声,好似饥饿的老黄牛发出嘶鸣般的叫声,向主人索要食物。我们的“打场”战役就这样在“哒哒哒……嗡嗡嗡……”的轰鸣声声中开始了……

                                                  (未完待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 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了一切,让我听不见父母的说话声,我们之间只能靠手势或眼...
    牛辉杰阅读 2,224评论 0 3
  • 把儿子送到学校后,顺便去了附近的丁香园,寻一处树荫下的石椅,准备坐着闲度上午时光。四下看看,石椅不远处有棵石榴树,...
    沧桑战神阅读 3,690评论 3 28
  • 前言 告别了温暖的春天,迎来了美丽的夏天,五月的天气不冷不热的,刚刚好。五月一到,那么六一儿童节也就不远了。 六一...
    清清的海阅读 11,014评论 173 99
  • 麦收的记忆 陪同朋友去河南省美院办事,在大厅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副油画——《拾穗者》,我不由的想起了那发生在多年前的往...
    司马喆嚞阅读 1,267评论 0 3
  • 我家手扶拖拉机的出厂日期是八六年五月份,按阳历算,比我还大三个多月,它到我家时,我已经十一二岁了。 十一二岁已经是...
    顽石的青果花园阅读 4,026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