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孔子《论语·微子》
柳下惠当了一名法官,多次被罢免了。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坚守正道而工作的人,怎么会不被屡次罢免呢?如果按照邪道工作,那又有什么离开自己故土的必要呢?”
其实上一篇文章和这篇的柳下惠都事有联系的,虽然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前面讲到了三种不同的仁,而柳下惠也事一种对自己祖国的爱,并且永远保持在一种正义的立场。所以很多大义之举都会被普通的人给误会,这就像毛主席当时的落选,邓小平的三上三下都是一个道理的。
真正能够看到一个人风骨的时候就是在危难时刻是否明白大是大非,是否具备这种正义的选择,而非利益的选择。不管是昨天说的,微子、箕子、比干,还是今天讲的柳下惠,他们的选择都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的心中都是集体的利益,都是国家的利益。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一个人眼前的处境,而是看这个的心中装了什么,他是否装有集体、社会、国家。
而柳下惠说,如果要走点歪路,何必还要跑其它地方去,就在这里熟门熟路,说来也是,如果都是老朋友那不是更好下手么?昨天去市工商联学习知识产权和一些公司的基本法律,普通一位开厂的老板说自己被一位重用的员工盗窃公司的客户资源和专利,自己在外面办公司拿着公司的年薪还在外面开展自己的业务,当初也应该都是自己法律意识淡薄,而现在花了几百万的费用去追讨这个正义。他说:“这种人必须要让他坐牢,触犯刑法还能吃喝玩乐,这都是一时的,看着坏人逍遥法外真不痛快。”我相信正义一定会到来的!所以柳下惠说,真正的坏人总是对身边的人下手,善良要有度,别让那些人总是惦记着自己是一个好人,他们都在动自己人,动自己国家的主义。
但凡一个人不会阿谀奉承,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那么他一生必定会遇到这种被误会的时刻,他们总是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了集体的利益站出来的都是这样的人。那些逃跑的人,那些只求自己利益的人,眼里都是自己的利益。所以,一个人要能接受这种被误会,接受世人的眼光,永远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