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又一考量

(全文550字,阅读时间约1分50秒)

前段时间我给一个小群体分享了一场关于“学习”的思考,在第一个大点“为何要学习”时,提到了一个点,就是“学习能力等于工作能力”。

原始出处的例子是“高分低能是如何创造出来的”,阐述的是学习的舒适区和非舒适区的区别,但没有直接论证学习能力为什么等于工作能力。今天遇到一些事,对于论证这点有一些启发。

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装卸新家具,多人分组各自安装。在实操之前,先看大师傅安了一遍,之后开始各自操作。

不得不说,看似简单,操作起来问题就很多,装了两个头或尾的、螺帽垫片不垫的、分配零件缺份的、安置不平整的…状况百出。而自己直到实操两份之后,整体的框架才搭出:零件一共多少、需要各类几个螺丝、头尾安排、衔接顺序等等……学习、分析,再转化为践行的步骤完整过了一道。此时此刻我就在反思,由于缺少了一遍复查程序,是否会出现安装错误,但是懒得改的情况,还有小垫片没安的细节问题等等…之后会不会不了了之了。

现在回想,其实大师傅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背后都有意义,而我们的学习能力就体现在尽快理解这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意义。类比的还有在新的工作环境里,看老前辈的做法,从中理解套路。套路可不是坏东西,刻意练习技能的两个关键,就是套路和概念。

见微知著:垫片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锁紧螺帽时减小压力,保护零件和螺丝。

摄影:文雅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