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胜利法,用来自我疗伤、自我安慰

施一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我也认同,并且认为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于是将施一公的这番话,做成课件,今天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讲解。

当我讲解“如何练就“批判性思维”呢?最直接途径之一是对负面结果的分析”等内容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看法,认为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其他学生也有同意的。

我们进行了一场有意义的讨论。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譬如阿Q被打之后,只好悻悻地说“儿子打老子”,以精神麻醉得以生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精神心理方面自我疗伤、自我安慰的方法。

而我们谈论的是,科学家在探索研究课题时,会遭遇失败;怎么对待科学进展中的挫折困难,施一公认为负面结果是必须的,并且要正确分析。

二者,适应的领域内容不一致,也就没有放在一起评论的必要。

这种讨论,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交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