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今日思考 再议空虚

一个周末,惯性的打发自己的时间,陪孩子出去转转,还买了个手机。周一早上起来写思考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一个周末,什么都没干就过去了,感觉好空虚。

为何会有如此感受呢?空虚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按道理说陪孩子,买东西应该也是收获啊,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这种情绪一定不是自己理性产生的,应该是自己本能的一种。

从进化的视角看过去,人所有情绪的表现都是基于生存的目的产生,空虚也不例外。

那空虚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可以从他的对立面:充实出发,寻找答案,人的心理有一些能量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去,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感与价值感,当这种感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充实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如果没有,整天无所事事,会觉得生活很无聊。

价值是一切情绪的核心,是否产生价值则代表了空虚和充实两种情绪。

而价值是什么,从生存视角思考,价值就是被生存需要的能力,尤其是群体中被别人需要的能力。

如此,周末的空虚就找到答案了,核心就是:

自己并没有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生存所需的被需要价值。

即自己本能的认为自己没有进步,没有产生自己生存需要的价值,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空虚情绪。

按道理说:陪孩子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为什么也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

这是因为没有计划性造成的。

记得之前思考过,所有时间注意力的使用方式,都必须基于解决某个问题某个需求展开,如果没有需求计划,就直接随机的去行动,就难以形成自我的认同,就会感觉自己没有收获。

一切注意力的使用意义和价值都源于提前定义的问题和需求展开,才会变的有意义。

这让我想到了国庆节,同样是陪孩子玩,提前一个月做好了计划,精心的准备,现在回顾起来,过的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自己因此也学会了很多教育陪伴的新技能。

这便是差异,一个是先有需求,后有准备和行动。一个是先有行动,后有总结。

空虚,不仅是做的事情没有价值,也是提炼价值的方式,一个是基于需求而行动,就容易让个体认同并形成强化,一个是事后诸葛亮,个体就认为难以说服自己。

这跟前几天思考的从工作计划说起,道理好相似,如此,这也算是思维模式的场景迁移吧。告诫自己,行动之前,多计划,多准备,真正让自己享受这有价值过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疯了。 在集体之中,个人往往会依附于集体,将自己的道德责任推诿到集体或者其他成员身...
    蝈蝈与蛐蛐阅读 261评论 0 0
  • 如果,风把我的思念带进了你的眼眸 是否风经过你的身边 轻抚你的衣角 或许,你会想起还有一个我 如果,雨把我的梦装进...
    月凡94阅读 355评论 0 0
  • 满愁思绪执笔, 一字一句恨兮。 薄纸不载哀绪, 难葬半世愁离。
    序小木阅读 274评论 43 42
  • 圣杯布局步骤 两边两栏固定宽度,中间栏宽度自适应 1,html结构+两栏定宽,中栏宽自适应 <!DOCTYPE h...
    从前慢pearl阅读 3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