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每天最常见的问候,就是吃了吗?民以食为天。
人生三大烦恼就是: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
可惜现在很多人都不好好吃饭了,甚至连怎么健康的吃饭都忘记了。
有的人太忙了,早饭不吃,结果上午就饿得两眼昏花。
有的人起床很晚,早午饭一起吃。
有的人应酬太多,天天晚上大鱼大肉,肚子越来越大。
有的人节食减肥,过了减肥期就开始报复性饮食,体重不减反增。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学会吃饭》,培养正念饮食的好习惯。
最近听到很多朋友说,好好吃饭,最后瘦了十几斤甚至几十斤,所以我迫不及待向大家分享这本书。
正念饮食是处于盲目饮食及节制饮食之间的中庸之道,源自这几项原则。
原则一:只有你了解自己的身心需求
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目前有多饿,或什么时候吃得够饱了。
你的朋友不知道你需要吃多少才会感到饱足,餐厅的厨师不知道,任何知名的减重法也不会知道。
一旦深入自己的内在智慧(了解自己的饥饿感、饱足感以及对食物的享受),也与自己的外在智慧(了解食物热量
及营养成分的知识)取得平衡,你就会为自己的健康、体重、人生做出弹性的选择。
原则二:你可以利用想法及感受来了解自己,而不是惩罚
即便是经常被困在“应该”与“不应该”之中,你也应该学习开放面对你的身体、饮食习惯、你对某些食物的渴望,以及你的情绪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你认为它们“应该”处于的状态。即使对这些状态引起反应,你也会单纯地、不带批判地察觉它们。这种觉知能
够协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你是否真的需要某个食物、需要多少食物来满足自己。
原则三:没有不好的食物
某些食物的营养价值的确比较高,但是没有任何一样食物是绝对被禁止的(除非你有特殊状况)。
一项均衡的饮食中,少量摄取你最喜爱的食物,不会导致体重增加或产生疾病。
你真的可以(适当地)纵容自己,无须感到罪恶。
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食物,选择的食物只有不同程度的价值及满足感。
原则四:计算热量是重要的
虽然内在智慧可以有效地协助你在较少的热量摄取下感到满足,但是你的成功也需仰赖外在智慧的培养。
当你有预算的考虑,虽然不一定会记录每一项消费,但是可能会看价格卷标、跟其他商店做比较,然后对于能否买得起某件物品有个大略的想法。
你将学习在饮食上做同样的事情。
当你知道所吃的食物或想要吃的食物的热量价值、你自己的热量需求,以及特定食物的健康效果时,你就可以为自己该吃哪些食物、吃多少,做出有智慧的决定。
喜爱的食物可以选择少量且足以满足就好,舍弃相对不喜欢或不需要的食物。
原则五:你的内在及外在智慧可以相互合作
这两种智慧源自正念且互补。正念让你能够有效地运用心智。
当你能够温柔地察觉到—想法、情绪及诱发进食的因素浮现的当下,就可以建构一个空间思考如何响应它们。
有时候你也许决定吃一点点,有时候决定吃多一些。
正念能引领你随着每个当下、处境,做出不同的决定。
原则六:仰赖意志力及罪恶感会导致不满及挣扎
以探寻及谅解取代意志力及罪恶感。邀请自己与诱发进食的所有想法及情绪(正面及负面)保持联结。
原则七:你总会与食物产生某种关系
关系是正面或负面,取决于你在咬下每一口的当下所伴随的心境。
原则八:每一口都能够发现喜悦
当你学习正念,可以将喜悦带到每一口食物上,充分享受你的经验,滋养自己并尊重带给你生命力及能量的食物
原则九:你的生命不限于饮食习惯
期待你这一辈子都能与食物建立一个滋养平衡的关系。
不再持续地挣扎,你会体验到解放的感觉。
你知道自己是主导者,体认到饮食体重的担只占生命的一小部分。
生命中还有更多层面值得你去察觉、留意及欣赏
正念饮食是刻意以不批判的方式,留意自己与食物以及进食的当下所带来的经验。
渐渐察觉到每个当下的内在(想法、情绪、饥饿、味觉、饱足感等)以及外在(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学习分辨生理饿感与其他进食的诱发因子(例如强烈的情绪、想法以及社交压力)
尽可能选择自己喜爱又能够滋养身体的食物。
感觉每一口食物所带来的味觉变化。
察觉肚子如何渐渐饱足,吃饱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感觉。
利用营养成分及热量的知识来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以满足个人的健康需求。
将对食物的担忧所消耗的能量,转移至生命中重要的事物。
希望正念吃饭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你减肥,还可以作为我们融入生命的一种习惯。
在我们的一生中,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保持正念,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