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内心,迈向极简生活

人生的上半场,我们从一无所有开始,人天生的占有欲让我们不断的吸纳,看什么什么都新奇,看什么什么都想要,不断地拥有,“身躯”日益庞大。

渐渐的,因着这庞大的拖累,我们越走越慢,每天都感觉疲惫。

如果说人生的上半场是要做加法,那么人生的下半场是该做减法的时候了。

生活中乃至生命中,有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又有哪些是我们可要可不要,甚至根本就可以舍弃的东西呢?

  一、分析自己,了解自己

1、断绝不需要的东西,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活中人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有生理需求,有心理需求;有物质层面的追求,也有精神层面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当你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比如满足了温饱,你就会生出更高层次的需求。

你有安全感的需要,以保证自身安全;需要获得感情,比如友爱和归属感;需要获得足够的尊严,比如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得到承认;需要自我实现,让理想抱负以及个人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你的需求越来越多,程序也就越来越多,导致你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你不堪重负。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清楚什么是我们想要的,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整理我们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

2、舍弃多余的废物,顺从自己的内心

当年看《乔布斯传》的时候,我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过着如此简朴的生活。

乔布斯家曾经屋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但是仅有的几项都是谨慎的选择。

当自己面对凌乱不堪,到处塞的满当当的房间时,你有一种无法下手的感觉,这个是还可以用的,那个是有纪念意义的,这个倒是可以扔掉,但是万一有一天我要用到了呢?

下了决心扔扔扔,拿起又放下,为什么扔不掉这些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呢?这时才发现,舍弃是需要勇气的。

当你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害怕面对失去的痛苦时,这就是我们自身的执念造成的了。

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他重回生机。而所谓行动,正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日]山下英子《断舍离》

3、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

我们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阻碍我们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从选择。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有人说外在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那么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就是我们拥挤堵塞的内心的反应。

能够放开执念,彻底打消“多就是好”的念头,简单说来,就是舍弃该舍弃的,将自己从“拥有”的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让自己心情愉悦。

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

1、生活极简

让生活节奏慢下来,戒除无谓的社交,多做运动。明确知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不贪便宜,不囤积物品。如果确实需要,就买最好的,然后充分利用它。

2、工作极简

不拖延,一次专注完成一项工作。建立工作手册,记录工作完成情况。尽量用电脑存放文档,节约用纸,只在必须时打印文档。纸质文件分门别类,电子文档清理归档。

3、信息极简

关注自己的注意力,定期远离互联网和手机。不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娱乐新闻,无关的公众号不去浏览以免陷入其中浪费时间。

4、精神极简

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盲从,不跟风,把精力放在最迫切的事上。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真正想学的东西,充分学习,提升自己。

也许,加法让你永远无法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你不断做减法时,眼前的东西原来越少,可供选择的原来越少,这时你的判断会越来越好的。

极简不是过廉价的生活,相反,而是过高品质的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精简自己生活的冲动,比如看完《断舍离》这本书以后,大彻大悟,于是打开自己塞得满满的衣柜,希望能把里...
    伯凡时间阅读 7,170评论 0 11
  • 过了十月,西京城一直在落雨。聊起来,都说今年热得厉害,肯定也会冷得非常。绵绵秋雨,到处都湿露露的,偶而放晴露了阳光...
    vitors阅读 3,056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