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野性可驯,养兽人与兽分离多年,骤然相逢,相拥难离。也有东郭先生、农夫与蛇例证,野性难移,搞不好会反噬。贾登与狼,养而遭噬,付出生命的代价,说明野性难驯。都是报道,不是亲历,权作故事,一哂而过。
到新疆的北疆旅游,在贾登峪住了一晚。
贾(jia)登峪,我原以来为是贾(gu)登峪。心想,有峪则关,有关则商,叫贾(gu)登峪,指商人在要塞的集结地。结果导游说是一个叫贾(jia)登的人住家的地方,并娓娓地摆出一个传说。
相传,贾登是一个好猎手,枪法特别准,他猎的狼特别多,狼是嗅味而远循。有一次猎狼后,见一只幼狼,不忍猎也不忍弃之,就带回家养起来。幼狼慢慢长大,陪贾登打猎,人狼和谐共欢。周围的狼在贾登的枪口下难以生存,于是周围的狼群就联合到一起,要与贾登拚命,在贾登的枪口下寻找一条生路。与是无数的狼拚命的冲向贾登,但在贾登的枪下,群狼并没有讨到生路,反到让很多狼倒在了贾登的枪下。群狼弃尸不忍,哀嚎震天。此时,贾登养的狼冲向了贾登,并把贾登咬伤,群狼见机齐上,于是贾登终毙于群狼之口。人们为了纪念贾登,所以取名该地为贾登峪。
听了贾登的故事,想起了东郭先生的故事,说是东郭先生救了一只狼,狼反过来要吃他,于是东郭先生就跟狼讲道理。好象狼也愿意跟东郭先生讲道理。虽然,狼终被农夫绑在袋子里棒杀了。但东郭先生能说服狼讲道理,是不是有什么不传之密呢?这一点故事里没讲,有没有脑洞大开的人人肉出不传之密让大家受益叻?也或是狼过于自信,“我啥都搞得定”,最后倒在了自信下?
不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到显得本性一点,蛇冻僵了显不出本性,一但在农夫的胸口缓过劲来,顺口一下,也在情理。也许这条蛇听过东郭先生的故事,讲道理讲不过人,还是直接上口吧!
贾登养的狼,见群狼伤之突生哀悯,也或群狼哀嚎之声许有重诺,也或血液里骨子里血性在伤及同类时喷发,总之动口了。也许贾登养的狼并不想伤了贾登,只是同情同类,打个岔分散一下贾登的注意力。但结果是贾登倒下了。
非族类扺不过同类天性,这也许是贾登与狼不同于东郭先生、农夫与蛇的地方。录而记之,以饷未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