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亦知身是客

应帆,1972年生于江苏淮安,9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大自动化系,同年赴美康奈尔大学深造,2000年取得机械和航天工程系硕士学位,此后一直谋生于纽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应帆于1996年发表小小说处女作《长发的爱情》,此后在中国科大BBS和网络文学月刊《新语丝》等处发表多篇青春小说,如《今年没有情人节》、《爱在北京》、《第二十二个秋》、《网上病人》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美国读书期间,应帆开始创作以留学生活为背景的小说。代表作应是他的《有雪的冬天》,文艺地表现了九十年代末的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面对孤独、爱情和文化冲击下的生存和思想状态。他的《失语》、《团圆》等中短篇小说也广受读者好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纽约,应帆业余时间参加了英文写作班,并开始尝试双语创作。他的英文写作老师Peter Selgin 曾经说他的英语作品“deserves to be well-published”(值得发在最好的杂志上)。他在此期间创作的《结婚》、《结婚另一种》等作品也开始登陆国内文学杂志,并于2003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女知秋》。时至今日,仍有读者说《有女知秋》“对我的影响挺大”(豆瓣),“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女友》杂志也因这部小说于当年对应帆进行了专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年来应帆的创作似乎再起峰峦。他的短篇小说《狗嘴象牙》2016年发表于香港《文综》杂志,短篇小说《父亲》获得美国《汉新》文学奖2016年小说佳作奖,另一个短篇《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夜》于2017年被《青年作家》选发。《父亲》和《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夜》两个短篇都取材于他一直在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艾美》(暂名)的部分章节。化长为短的写作策略取得这样的成果,也让人对《艾美》充满期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以一个理工科毕业生的严谨来构谋篇布局、规划情节发展。他以一个留学生的双语文化背景来淬炼自己的语言。他以一个男性的眼光来透视女性的青春和爱情故事。曾经有人说:应帆的“《有女知秋》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小说”,也有人说应帆的“《结婚》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留学生小说”;在科大BBS瀚海星云站则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你没看过Echo Ying(应帆曾经的网名)的小说,就不能说你在科大校园网上混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应帆在写作方面是个多面手。他的诗歌独树一帜,在日常叙事中融入哲思和禅意。他的散文和随笔,清新、幽默又充满烟火气息。他还在翻译、评论、电影、话剧、英文写作等领域也屡有令人惊艳的尝试。难怪一位资深海外华语作家这样说:“假以时日,应帆或许会是下一代海外华语作家里写得最好的一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女友》杂志曾对应帆专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应帆在纽约主持诗歌朗诵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20天·21天OH卡美颜瘦身课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
    天鹭阅读 115评论 0 0
  • 似梦,似真 我踏上了回忆的走廊 灰,令人忧伤的灰 充斥着眼球 身后,风暴肆涅 空间在无形的崩溃 我不敢停留 大步迈...
    半翼天使阅读 355评论 2 6
  • 把所有没写完的文章都放在这一篇里了 想说这一生真的很艰难. 一、6月11日 QQ提醒我今天跟张胖子加好友一年了 我...
    一颗小月光阅读 1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