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语文一轮复习,我们语文组研讨决定,从文言文开始着手,于是“怎么复习文言文”成了众多老师头疼的问题。
讲少了,怕知识点遗漏,讲多了,不仅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学生听着也腻烦,提不起兴趣,慢慢地语文课就演变成了“催眠课”。
在教师群体中,大部分老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看不起”学生——太低估学生的能力了,感觉自己不把一个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地说,学生就不理解似的;不反复强调,学生就记不住似的。
其实,高中的学生,在经历了十一年的学校教育后,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自我学习能力也有了显著地提高,并且思维能力也有明显变化,比如: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他们自己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如何学习,所谓“受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同等重要。
一轮复习,是学生复习,学生是主体,而不是老师在复习。如果采用地毯式讲解,那么真正在复习的是教师,学生只是观众,他们被填鸭式的教学后,吸收效果到底怎样,答案不言而喻。结果只能是,教师上课费时费力地备课;上课时不遗余力地“自导自演”,累到不行,但学生却无精打采,“难以下咽”,最终事倍功半。因此,教师不能“反客为主”,代替学生学习。
既然如此,干脆放开手,把学生的任务还给学生,教师不越俎代庖。
还是以文言文一轮复习为例,文言文复习什么呢?主要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古代文化常识,写作素材。教师要做的是:
一、课前,用心备课,做好计划。
以组内统一的一学期的学科计划为大前提——利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必修五本书的文言单元的复习。在此基础上,我制订了自己的“私人计划”,一周复习一本书,其实也就是一个单元。一个文言单元一般是三到四篇课文,一周有八节语文正课,考虑到考试、放假情况,平均下来,一节课要复习一篇课文。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完成一篇文言文的复习呢?面面俱到不可能了,必须要有取舍,有所侧重!所以我决定,“舍”文言词语、句式,这个模块,留给学生自己识记。针对这一计划,我也有配套“服务”,每篇文言文,都以填空的形式强调了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并印发给每一位同学,让学生以练促记。同时,把每课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也印发给学生
二、课上,补充总结,启发思考。
课堂中所讲的,便是我的所“取”——古代文化常识和写作素材积累。每节课开始,我都会利用几分钟,或自己或请学生,快速的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再针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在印发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归纳、拓展延伸,这个部分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往往很享受这种“课本之外”的知识,如此,古代文化常识这个知识点,也轻松地被碎片化消化,也算是一种“寓教于乐”吧。
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提出探究性问题情学生思考、讨论,启发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思维。或者结合作文写作,提炼出写作话题,请学生畅谈认识和写作思路,利用课本内容,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
三、课后,及时反馈,做好督促。
督促之一——每次语文早读课,都会拿出十到十五分钟,听写前一天复习的文言篇目,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同时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交换听写本,互相批改,保证时效性,在批改的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每周,如果学校不周测,我会发一张文言文小建议,让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督促之二——对于一些综合成绩不错,但语文水平相对低的学生,我会一位一位地请他们到办公室,具体详细地了解他们语文学习的现状,并针对其学习能力,指导他们应该如何学习语文,明确一轮复习的方向。结合近期语文复习的内容,会在听写上,加大对该生的“监管”和督促。比如经常请他们到黑板听写,或者几个人一起到办公室听写,不合格者,下次听写,继续“顶上”,直到“过关”。
课后的反馈和监督,可以说是整个环节的重头戏,一定要落实,如果没有这两项,那这个计划就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课后的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地落地。当然,我也在请语文课代表配合我,这会使“督查工作”更加高效。
及时批改和检查作业,做一位合格的督促者,而不是代劳者的。
如果能将这个教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到课堂上,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效率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轻松了,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我曾经写过,要信任学生,做一位“懒”教师,就是相信学生的表现。“懒”不是真正的放松,不闻不问,而是把相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修正。
习惯了传统的简约模式,要做到放开手,“懒一点”,对我们勤劳的园丁来说,还真的不容易,毕竟教师天生有颗“操心的命”。
难,不等于做不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反复调整,将目光放长远一点。
定心,定性,做一名教师,少点功利性,多一点眼界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