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怎么敢?

文/凌

很多人都惊叹我的孩子初三下学期一个学期竟然前进了400多名,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能否上高中都不确定的孩子,到可以选择重点高中的孩子。

很多人对此很好奇,我是如何做到的。但是大家都不奇怪吗,他初一初二的时候我都干什么去了,居然可以接受儿子完全躺平的状态,成绩在班里垫底。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似乎觉得垫底没有什么,我自然是坐得住的。

初一初二我并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长久地观察自己的孩子,他有什么特点、喜欢什么人、对什么方面感兴趣、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他喜欢表达,我就当他的听众。我所做的所有事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赢得他的信任。

我的教育目标从来不是学识,而是他是否保持善良、对人是否友好、礼貌,是否能明辨网络上的是非,是否可以多角度地看待一件事。他只有成为一个内在清明的人,才可能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因为他成绩不佳,我常常被父母批评不管孩子的学习。我深深知道我可以把一头牛牵到河边,却无法按着它的头让它喝水,除非它自己口渴。我常笑着评价自己,空有一身武功却无人传授,当然孩子最后给了我机会。

我曾经也和他在学习方面发生过冲突,但我问自己,是愿意失去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拥有一个平凡的孩子?我选择了后者,接纳他的平凡。

我始终是个有耐心的人,他以什么速度成长,我都在他的身边陪伴,成为一位观察者、倾听者,而不是鞭策者、批评者、警告者、威胁者。这样的父母很多,我确实有点独树一帜。

直到有一天他和班上的同学交流,才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他终于明白原来他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有那么点不一样。

他年级排名前进了100名的时候,曾经问我,为什么他们班的同学和父母的关系那么差而我们的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他的成绩这么差,我还不送他去上补习班?他问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告诉他,我不着急是为了赢得他的信任,只有赢得他的信任,我才可能拥有影响他的机会。他很惊讶地说:“妈妈,您怎么敢?”我笑了:“有什么不敢的?”

初一初二的时候,我当然知道他的狡猾——假装努力。然而,看破不说破,每一次成绩都那么真实地告知我那些努力实际上只是应付而已。包括许多去上家长安排的辅导班,也不排除会被孩子用作伪装努力的挡箭牌。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和成长。”我只是抓住了他从内部打破的时机,给予帮助,他在一次次品尝到甜头的激励之下,才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

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他也有过焦虑、自我怀疑,我只是履行母亲的职责引领他走出负面情绪。在他看来或许是大事,到了我这里最后都会变成小事轻而易举地化解。焦虑之所以会被放大,往往是因为我们着眼于情绪而找不到解决之道。

如今的他在学习上越来越自觉,不需要我过多地操心。偶有焦虑,我也不会太过干涉,恰当的焦虑和压力也会成为他前进的学习动力。并且,他更需要的是学习亲自化解它们,而不是借助外界的力量。

不干涉孩子的成长,需要时给予支持,退缩时强化相信与肯定。自信,是他必须得自己亲自趟过水、摔过跤、吃过亏,再一次次重新出发。在他的成长路上,我的目光始终在他身后守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