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仅次于乔布斯斯坦福大学演讲——颠覆我们认知的毕业演讲

有一则非常简短又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点头问好:

“早啊,小伙子,水里怎么样?”

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一条,问到:

“水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美国天才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这里,包括华莱斯在内的我们,都是这条不知道水为何物的“小鱼”。

这篇演讲在2013年被美国权威媒体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典礼演讲”第二名,第一名是史蒂芬·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现在,这篇演讲被编成一本很薄的小书,只有几十页,中文翻译为《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英文名字为《THIS IS WATER:some thoughts, delivered on a significant occasion about living a compassionate life》

在这篇演讲中,有三点,颠覆了我们一惯的认知。

01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举个例子,平常的一个工作日,你结束了筋疲力尽的一天,回到家发现冰箱空空的,开车去超市,路上堵车;到了停 车场,没车位;好不容易停下车,发现超市人满为患;选购完商品,发现收银处排起了长队,返回家路上,又堵车……不幸的是饥饿与疲惫的你,慌忙中与其他车发生了剐蹭……

恐怕你要抓狂了:为什么全世界都与我做对?这些挡路做对的,都是谁!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又饿又累,却不能回家吃口饭、睡一会,都是因为这些讨厌的人!

这些想法,完全从“我”的角度感受出发,就是人类“天生的默认的设置”。

心理学上讲,人应当摆脱三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客观看待事物。

这三种思维方式是: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机械思维。

而“自我中心思维”,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思维依然经常带有幼稚的自我中心,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周围的人,“换位思考”之所以困难,就是这种思维模式在作怪。

只有积极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建构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世界。

学会从自我之外的其他角度去衡量一件事情,才是学会真正思考的第一步。

02 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关乎成绩与学位

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无论是中学,大学,还是以上,教育给了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知识和运用知识改变自我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尤其如此。

然而人文教育呢?在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看来,人文教育并非知识填鸭,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你学会如何思考”。

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无神论者被困在了暴风雪中,他本来不信仰上帝,然而此刻已经绝望的他,向上帝祷告,来救他一命。

后来他的一个有神论的朋友问他:你现在相信上帝了吧,不然你怎么还能坐到这里和我聊天。

这个无神论者说:不信。因为最后是路过的两个爱斯基摩人引导着我找到了方向,逃离了暴风雪。

因此,两个人若是拥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就会获得不同的思考结果。

我们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和对自身经历的解读,受到我们的习惯、文化、信仰、立场的影响。

而学会思考的真正含义,就是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

这才是人文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03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自由

爱钱的人,永远觉得钱不够多。

爱美的人,永远觉得自己不够漂亮。

爱权力的人,总是恐惧自己手中的权力会消失。

然而以上这些,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自由。我们的头脑和心都被这些外在的胜利、成就所迷惑,最终丧失了自我。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说:

真正重要的那种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这便是真正的自由,这便是学习如何去思考。

有人说,财富自由了,我就自由了。有钱了我就可以天天打游戏,天天吃美食,天天交朋友。

那财富自由的本质是什么?

天使投资人李笑来说:财富自由的本质是时间的自由。

也就是说,你不用为了你的生活去出卖你的时间,而是让时间尽情为你服务。

在这个时间自由的维度里,去实现你更大的价值。

但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提到: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难以想象。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生活,以及我们的头脑和思维本身,总是让我们难以时刻保留清醒。就像开头的那只小鱼儿,不知道水为何物。

后记

2008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因饱受抑郁症的侵扰,在加州的家中上吊自杀,年仅46岁。

他在演讲中曾经提到:

真正的真理,关乎死亡之前的今生。

是你到了三十岁,甚至是五十岁的时候,都没有想过举枪自尽。

关乎于真正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无关,与学位无关,而在于一种自觉: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必要的;这种自觉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这就是水。

这就是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