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授人予渔又懂得授人予渔的人不多,遇到要紧紧抓住

其实生活工作中大部分的人都有一颗爱分享的心,尤其当他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若真诚的向其请教他擅长的领域,一般都会得到对方愉快的答复。然而有分享的意愿并不一定知道如何分享更有效,因为有可能对方还未曾思考这个层面。我们看到他自己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好,但是在公司会议上做分享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就是这个缘故。

愿意授人予渔的前提是自己要具备“渔获”的能力,这项能力要比大多数人强,至少要强过周围的人。

懂得如何授人予渔则是更高阶的技能。

要想成功地授人予渔,必须要去琢磨被授人的知识层面,认知水平,心理意愿,时间安排,甚至设定激励机制。对,即使我们要授的是绝好的东西,也要知道在最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期待,有那欣然接受的意愿。如何让他们认识到那东西是绝好的东西需要花功夫。看到这里你心里是不是会说,干嘛这么费劲啊,不授不得了吗?或者换个聪明人来啊?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公司里的team leader,团队里每个人水平必然高低不同,要想实现团队目标是不是需要所有人一起发力共同前进?如果只顾及那些较“聪明”的人,那些被定义为“不聪明”的人是不是必然会拖后腿?开掉他们吗?一个大公司手里掌握那么多的资源尚且不是仅仅使用“开人”这一个手段,市场上那么多的小公司是不是更比较弱势?何况开人也是有很大成本的。

再如若你是老板,又该如何处之?

再举例,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是极好的东西,然而他也在一直琢磨怎么将朴素的,大多数人听的耳朵出茧的道理做更清晰更震撼人心的阐述,同时笑来老师还运用语言、礼品等鼓励措施让读者坚持阅读,践行,并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笑来老师专栏的订阅量不仅是第一,打开率也是第一正是最好的说明。

总结下:

作为个人要努力具备至少一个能“授人予渔”的技能,因为这说明你超越了大多数,是立身之本。

而要想继续精进,获得更大的成功必须要懂得如何成功的“授人予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