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的距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也许诗过于理想化,也许远方又过于未来化;那么鉴于两者之间的能否算得上适中。

人总是边走边成长,无长喜亦不会有久悲;而我们活着就一直在前行,无论何种方式只是心境的转变,无有时光的附会。

而人活着,离不开维持,也就是生计。或奢或简全由于心;但既然花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时间来赚钱,那为什么不在另一部分最宝贵时间里享受自由呢?

说到自由,各有定义,但万物循环,周而复始不就是顺应与接纳么?顺应是走出去,接纳是心眼齐到的感悟,或天或地,或景或事,或人或物。

所以,春来就应该赏花踏青,夏至就应当消暑纳凉,秋收就应该去看看极盛繁华,冬临就应当踏雪寻梅温酒泡汤。惬意与否此时应只在于环境与心境而已……

所以,诗和远方的距离就是走出去接纳,看大千世界,造物之万千态与欣欣复始,各书姿态;感受与放下,山高水长,人文与世故,最终有顿悟有疏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