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游戏,回首鸦片战争

    我经常写文章声讨网络游戏,因为我看到过太多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

    他们整天捧着手机,对大人的招呼充耳不闻。



    他们为了打游戏可以彻夜不眠,白天则萎靡不振。

    他们小小年纪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

    我声讨网络游戏,是希望孩子们有个健康的成长空间,而不是受困于网络游戏。

    然而,我对网络游戏的声讨,也给我惹来了麻烦,一个经营网络游戏的公司把我告上法庭,索赔五十多万。

    我必须要战斗到底!

    我们先来了解一段历史。

    18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广阔市场来倾销商品并获取原料。拥有庞大人口基数而且又富庶的华夏大地成了它们的首选。

    然而,在跟大清的贸易中,中华民族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而英国的毛纺织品、金属制品、钟表、机器等工业品在中华地区却销路不畅。


    中华大地传统的小农经济具有很强的自给自足性,普通百姓对英国商品需求极低。

    这就导致英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狡猾的英国人使用了卑劣手段,大量向大清输出鸦片。大家都清楚,鸦片是毒品,英国人自己都不吸食。但它们通过贿赂清朝官员、勾结沿海奸商等方式,将大量鸦片源源不断运入中华大地。

    鸦片带来的毒害触目惊心。吸食鸦片的人群迅速扩大,无数人沉迷于鸦片带来的虚幻快感中,身体变得极度虚弱,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许多家庭因为有人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夫妻反目、父子离散。 

    许多官员也纷纷上书朝廷,痛陈鸦片之害,呼吁采取严厉措施禁烟。这就有了林则徐虎门禁烟,有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者甚至向大清索赔三千万银元…

    虽然英国很快就在它们国内出台法律禁止鸦片,但它们“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网络游戏被称为“电子鸦片”,这并不是我的个人观点。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游戏成瘾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这是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正式认可。网络游戏在当今社会中的普及和其对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影响,使得“电子鸦片”这一比喻被广泛接受。

    网络游戏具有成瘾性。它们通过设计各种机制,如日常签到、新活动、新地图等,持续吸引用户投入时间和金钱,这种持续运营的特性使得游戏类似于需要不断“吸食”的“电子鸦片”。

    网络游戏中的软色情、暴力元素以及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的行为,导致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

    长时间玩游戏,还会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依赖性,类似于传统鸦片对人体的损害。

    尤其是,长时间坐着玩游戏,导致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等问题。

    网络游戏之害,大过黄赌毒。那些经营网络游戏公司的老板,它们自己并不玩网络游戏。

    我呼吁国家出台强硬政策,全面禁止网络游戏。

    这件事情,大家有何看法呢?

    欢迎一起参与讨论。

    评论区里出高人。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