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经典?

谈起读课外书籍,很多人首选文、史著作,因为这能丰富思想,曾加修养。可从来没有广泛推行心理学、基础哲学、生活常识普及类,这是为什么?


谈起阅读,似乎只有文、史才叫阅读,还需读经典,经典虽好,但中小学生真的能领悟其中的哲理吗?小学生处于思想启蒙,中学生处于思想成长,这个时候相对而言更应该多读心理学、基础哲学、生活常识类书籍。


中学生阅读非常关键,这个时候正是青春期,犹如种子发芽期,培养优秀的思维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应该借阅读来曾加思维,选举部分书籍阅读,那选书的核心是什么?


以课本、心里、生活、哲理为主的科学性的书籍,并不应该一味追求举世闻名的经典,即选读经典应该以本时代书籍为主,适当选择过去的经典,因为中学生应当活在当下,立足于符合本时代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果连本时代的价值尚未明白,怎么能明白文学的时代价值与时代背景?史学的以史为镜?遇到时代问题,如何有本时代科学思维及方法论


需要好的土壤,才能有好的乔木,不能拿混泥土来种植乔木,种植乔木应当用好的,且适合的土壤,混泥土还是用来做建筑,需要培育科学思维,首选应该是科学的心理学、科学哲学之后才是文、史学,因为只有有了健康的心里,才能有更好的培育科学的思维,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选读部分科学性哲学,理性的培育离不开哲学,之后便可以读文、史类,思考时代产生的问题,明白文、史的真谛。


心理学与哲学是最好指引人思考的学问,结合课本,可以让人思考问题不离科学的本质,社会总让人关注,如何正确看待?理论源于是思想上的修为,所以科学性的思维是贯穿和事物之间的。

 

我们读书的本质,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有智慧,有了智慧便有了能力的源泉,只要不断追求智慧,源泉必然长流,读的书学多,犹如集小溪成江流,但是主流所有小溪最大的那条,没有主流,其他小溪汇集的江流就显的水不深,流动不涌,江流内的物种也显得少之又少。

因为我爱经典,所以我更应该知道如何科学的理解经典,如何阅读经典。


很多事情并不是做了就有用,要做就要做标准的、本质的,不是核心,不做,也不可以听信他人的评价,一切以自己所理解的为主,追求科学的个性,适当借鉴他人科学性的经验,批判的继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范围众多,种类庞杂。在有限时间下,读书的重点在哪?我个人认为,经典作品是必选项,工具性次之。经典是一个人灵魂...
    婷你说阅读 3,110评论 0 2
  • 这是卡尔维诺评论集英译本的书名(Pantheon,1999),也是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卡尔维诺的问号,揭示当代写...
    RogerBright阅读 2,649评论 0 2
  • 如果你曾也走进我的心里 里面便定不是一片荒芜 也许会有小桥和流水 也许会有青山和日出 公瑾笑傲了赤壁,掀毁了铜雀台...
    子兮子兮丶阅读 1,267评论 2 1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事情想不明白,想不通透就一个劲地死磕。为什么会这样?凭什么你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
    自由穿越的风阅读 1,761评论 10 3
  • 我们一伙从法国的"第戎"乘大巴车400公里的路程,开始"瑞士"之行,瑞士是中欧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有世...
    zqx2707阅读 1,5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