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戏味

        我的故乡在豫北,在属于太行山支脉的褶皱里。每到腊月农闲时节,村里都会请戏班子唱几天戏,好为一年的辛劳找几天歇息的时光。这时候,俨然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村里小学校也会放几天假,这可把我们一帮小伙伴乐坏了;家里大人们自不必说,要准备好吃好喝,接待外村来看戏的宾朋,也好趁着看戏的机会把积攒了一年的体己话说给对方听。村里准备唱戏的消息早几天就已经告诉了他们。 小孩子们早已把家里能坐的物件全搬到了戏台子下,为家里人占一个好位置,不管是椅子、凳子还是木板,到这个时候统统有了各自的用处。

        戏台子是由大青石垒成,中间填上泥土,夯实碾平,一米五六左右的高度,戏台的四角竖起四根水泥电杆,这是为了给戏班子搭幕布用的。 戏班子上午就过来了,把幕布搭好,灯光装好,话筒、高音喇叭调试好,或许是小孩子的天生的好奇心使然吧,这时候,我们一帮小伙伴都会围上去。能在搭好的戏台子上翻上几个筋斗,是我们一帮小伙伴最开心的事。

        唱戏在下午和晚上,戏有文戏和武戏,一般是下午武戏,晚上文戏。午饭过后,家里人和外村来的亲朋来到了戏台子下,找到早已占好的位置坐下,慢慢地,来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台下人群已经是黑压压一片。随着村民的增多,乐器师傅终于在戏台的一侧坐定,锣鼓声响起,戏就要开场了!

        戏刚开场,我们一帮小伙伴是不会看的,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会在人群中窜来窜去,玩捉迷藏的游戏,要不就是到戏台子的后方,去看演员化妆,去看他们怎样把浓浓的油彩涂在脸上。

        那些做小生意的,早已在人群外围起炉灶,泥巴垒砌的锅灶还未干透,炸油条的香味已飘然而来,卖胡辣汤的,也已把汤烧得滚烫作响。闻到香味的我们,早已各自钻到父母的看戏处,软缠硬磨地要钱买吃的,父母为了好好看戏,在自己的衣袋里摸摸索索地掏出一二角带毛边的钱,嘱咐一声,别丢了!塞到我们手里。拿到钱,我们会欢快地朝那些摊点跑去,凑到一起买几根油条,几碗胡辣汤,那种热辣的香味,到现在都使我回味无穷。

        下午的戏接近尾声时,武戏也要开始了,随着紧密的锣鼓点传来,我们几个小伙伴又到一处,紧紧地盯着戏台,为某个武将的武艺高低争得面红耳赤。夕阳即将落下时,戏也到了尽头。

        冬日的夜晚有寒风,可照样挡不住乡亲们看戏的热情。那些白天没有来的村民也来了,比白天的人还要多。我跟父母在一起,钻在父母为我御寒的大氅里,听着戏台上演员抑扬顿挫的唱戏文,我虽然不能完全明白戏文的意思,但是听着那咿咿呀呀的声响,总觉得那是世上最美妙音乐。不知何时,我已经在父母的怀里入眠。

        故乡的戏让懵懂的我知道了东汉的刘秀,隋朝的杨广,更让我知道了刚直不阿的包青天。它带给了我童年的欢乐,让现在的我有了心灵休憩的好去处。就像一杯浓郁的美酒,愈久愈醇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抢戏,顾名思义,就是唱戏时有人抢了主角的戏,这当然是对的。然而,我今天说的这个抢戏,却不是这种说法,我说的抢戏是另...
    Mr_稻香老农阅读 1,303评论 20 15
  • 小时候,每逢年节,乡下总要搭戏台,宁静的乡村就这样忽然地热闹起来。锣鼓一响,大人小孩就丢下饭碗,早早的坐到自...
    云朵蛋糕1号阅读 432评论 0 1
  • 小猴儿生平第一次接触戏约莫是他10来岁那年,那年他随着爹娘进了京城去探望戏班子里的二舅,也就见识到了什么是戏。 这...
    铜鼓世道阅读 596评论 1 2
  • 作者:吴昌海 论文摘要:就侗戏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作一次关于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非主流论述,深入解析侗戏当前面临的困境...
    穿风阅读 1,068评论 0 1
  • 作者:吴昌海 论文摘要:就侗戏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作一次关于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非主流论述,深入解析侗戏当前面临的困境...
    穿风阅读 975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