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有感

“年年岁岁灯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春节意犹未尽,元宵节又接踵而来。农历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普天同庆地欢乐,地老天荒的长久,这便是古人的浪漫。


 正月十五看花灯,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只有赏完了花灯,才算过完年。

逛庙会,赏花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越是太平盛世越是热闹。

可是记忆中,小时候过元宵节只是孩子们一起挑挑灯笼(大多数都是自制的:有纸盒做的,有罐头瓶做的,有纸糊的……),家家户户门口点根蜡烛或者用萝卜做个灯盏,再有就是要去祖坟也点个蜡烛。

网图

网图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正月十四叫做试灯,大概意思就是把提前做好的灯笼打出来看看效果,小孩子互相比一比谁的好看谁的亮。等到正月十五才是正式的挑灯笼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各个都拿着自己的灯笼在街上玩耍。看到底谁的好看谁的亮。有时候还会找人碰灯笼,有些纸灯笼就会被碰着,还有的玻璃瓶做的可能会被碰碎。尽管孩子们的灯笼没有了,最多就是不开心而已,而大人们都会在旁边看着笑着……

网图侵删


慢慢的灯笼变成了塑料做的,很少有人自己做灯笼了。可是过节的气氛依然还在,孩子们还会打着灯笼走街串巷吆喝着,叫喊着,直到深夜才各回各家。

后来有了电子灯笼,灯笼越来越高级了,不仅好看还有音乐。可是出来打闹的孩子似乎比以前少了。可能是我们长大了吧!反而觉得现在的孩子对过去的习俗不那么喜欢了。如果拿一个灯笼和一个手机给孩子选择,我敢保证他会选择手机。

都在说年味淡了,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需要我们继承和传承的习俗在未来更显得那么艰难了。与其说让孩子们喜欢优秀习俗传统文化倒不如说是让我们去怀念过去罢了。

对于传统节日我们想的最多的就是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可是现在的孩子也许就认为他们眼中的样子就是应该有的样子吧!无法苛求孩子们去认同我们心中的执念,只愿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开心快乐成长。

虽说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但是我相信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有其独特魅力的,自然而然的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那时过年没有春晚,但春节却是个隆重的、有仪式感的节日,对孩...
    永远是我阅读 4,997评论 0 5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阿果悠悠阅读 1,865评论 0 1
  • 在中国有两个重要的节日都和月亮有关,一个是元宵节,一个是中秋节。而这两个节日,都有团圆祈福的意思。浩瀚的宇宙中,地...
    陈劲帆阅读 3,237评论 0 0
  • 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第一个月圆之日,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
    大名084赵利红阅读 5,459评论 0 0
  • 欢欢喜喜闹元宵 2018.03.02初一(9)毛一童 春芽萌动的秀色,种进孩子们的心间。 过了春节,大地春回,一...
    迷蒙蒙_d777阅读 4,12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