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清晨推开窗时,总能看见楼下那棵老槐树。它歪歪扭扭地长着,枝桠既不挺拔也不舒展,与旁边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丛比起来,实在算不得好看。但每当春风拂过,它总比谁都先抽出嫩芽;夏日烈阳下,那些看似杂乱的枝叶又恰好搭成最浓密的荫凉。
人活一世,大抵也如这树。我们总被教导该长成什么模样:要枝叶对称,要笔直向上,要在该开花的季节开出标准的花。可偏偏有人像老槐树,宁愿把根须往贫瘠的石缝里扎,也要顺着心里的光生长。
认识一位老木匠,大半辈子守着街角的小铺子。机器化生产早已让手工家具没了市场,儿女劝他改行,他只是摩挲着刨子上的包浆笑:“做活和做人一样,得顺着木头的纹路来,强扭着,再好的料子也废了。”他做的椅子未必符合现代审美,扶手的弧度总带着点随性,却总有人寻上门来,说坐上去心里踏实。后来他的铺子成了网红打卡地,有人说他“成功逆袭”,他却只把这归功于“没辜负手里的木头,也没辜负自己”。
这世上的成功从没有统一的度量衡。有人以财富为尺,有人以名望为标,可最熨帖的尺度,其实藏在自己心里。就像登山,有人爱坐缆车直达山顶,有人偏爱沿石阶缓步而上,前者快得利落,后者却能撞见岩缝里的花、林深处的鸟。终点或许相同,可滋养生命的,从来是路上的风景,是每一步都遵从内心的笃定。
想起年少时总为“该选稳定的工作还是热爱的事业”而纠结,一位长辈说:“水流向低处,是因为那是它的本性;人要往高处走,也得看那高处是不是自己心里的方向。”后来才明白,所谓成功,不过是把自己活成自己认可的模样。就像老槐树,从未想过要长成冬青的样子,却在经年累月的自在生长里,活成了街角最独特的风景。
风又吹过窗棂,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原来最好的生活,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标准答案,而是让每一个选择都顺从内心的声音。当脚步与心同频,那些所谓的成功,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就像春天来了花会开,秋天到了果会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大概就是生活最慷慨的馈赠:你活成了自己,世界自会为你铺就属于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