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76期】15/21阅读原创——汉声数学图画书《数是怎么来的?》

76007 弓慧娟

汉声数学图画书是从合作的书院借回来的,女儿一直对数学很恐惧,当时校长建议我陪女儿一起共读,全册共有41本,今天我们一起共读的是第一本《数是怎么来的?》

封面

作者简介:

[美]明德尔·西托默 哈利·西托默 文

[美]理查德·库法里 图

汉声杂志 译

看着这个题目我还是蛮好奇的,原来数也是有由来的啊!那到底是谁先发明了数呢?我带着疑问翻开了这本图画书…

扉页左边的图

扉页左边这幅图又给了我很多思考的空间,一只手有5根手指头,上面对应的有5头牛,难道数的由来和这5头牛,还有5根手指头有关系?

一、二、三  爬上山

四、五、六  翻筋斗

七、八、九  拍皮球

张开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不错哦,家里有小宝贝的可以试着一起时不时念叨念叨!

你是几岁学会从一数到十的?你是怎么学的呢?很多小朋友都和你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数数了。他们都是先学数自己有几只眼睛、耳朵、手和脚,然后再学数更多的东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提的有点儿多,我努力回想着自己是从几岁学会数数的?是怎么开始学的?我把自己想象成小孩子,学着他们数数的样子,把自己也逗乐了!

正文内容采用提问式启发,让我们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我们用数字表示年龄、身高和体重。日历上用数字表示日期,所有的测量都要用数字,甚至玩游戏也要用到数字。想想看你今天用的东西,有没有一样和数字没有任何关系?

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数字的呢?没有人知道。但是有一点倒是可以想得到的:数字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日子,才发展出来的。

在数字发展的历程中,最早的一个阶段,可能是配对。

有配对的概念以后,跟着发展而来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下面三个概念:

“一样多”、“比较少”、“比较多”。

一样多:牛和石子刚好一对一,通通配成对。

比较少:牛比石子少,不够和石子配成对。

比较多:牛比石子多,也不能全部配成对。

数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数字的命名,这可能也是从配对来的。

在追溯所有数字的命名中,只有“五”的名字来源是比较能确定的。

命名只是数字发展的一个历程,因为,只知道数字的命名,还不能数数。如果你要数到十,你会这样数吗:

8、7、4、5、 9、1、3、6、2、10?

当然不会,你会像唱儿歌一样,这样数:

1、2、3、4、5、6、7、8、9、10。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数吗?

因为在学会数数之前,必须先懂得如何把数字排出次序来。这就是数字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现在,要谈数字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数数。

数数是一种特殊的配对方式。它以一组数字配一组东西,这组数字必须从一数起,而且要照数字的次序排好。

数字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帮人类做生意、测量、制造东西和保留记录,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法宝。

今天的故事内容很烧脑,看来做孩子也不容易啊!我又回想着封面的画面、人们看着旁边的五头牛,手里拿着5颗石子,原来这就是最初的配对啊!

数:一个神奇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仍然没有数的概念,那会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啦,祝大家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