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慈悲》有感‖被驴子抛弃

延河弯弯 水缓缓》初稿完成后,我这几天突然感觉没有了创作的方向。又开始了无头绪的,无章节的更文,形散,意短。

其实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的初衷。当然我更深刻的知道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不光单独是文字方面的功底,词藻方面的华丽,更多的应该是题材本身的定位加之每一个细节的雕琢。


最近我一直在蒋坤元老师的首页转悠,恰逢蒋老师长篇《慈悲》初更,便开始再一次舔尝蒋老师文字的味道。

蒋老师的文字的那种返璞归真,平淡如水,侃侃而谈,涓涓不断,之所以能引人入胜,是因为他文中一幅幅熟悉的生活中的画面,对每个读者来讲都是如此的似曾相识。

它不仅仅是发生在蒋老师的身上,而是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祖母的形象,自己的童年生活画面。

一日,我坐在牛背上放牛,不想队里男社员小王与我开玩笑,他用扁担狠狠抽了一记牛屁股,这牛突然受到惊吓就狂奔起来,我死命地拉住牛绳,而发了野心的牛哪里听我的话,蛮牛扬鞭奋蹄,朝牛棚疾飞。我在牛背上发抖,吓得大叫。
几分钟后,在牛棚门口我摔了下来,额头却被牛棚竹子戮破了,血流满面。这时,在晒场脱粒的祖母见了,大喊大叫跑过来。

那一年也正是农忙季节,耕完地的父母还在地头处理残留的犄角旮旯,让我牵着我家这头平日里还算是乖巧的毛驴往家里赶,驴背上骑着小我七岁的弟弟。

路还是那条山路,驴子熟悉的可以闭着眼睛绕着无数个弯,脚踏着地面的淌土,走回家去。

我也因为一下午都在帮忙捡拾地里翻出来的草根而早有疲惫,所以虽然在路上走着却早已经睡意朦胧。


路边的夏粮庄稼已经长的有半人高低。突然从路边上的庄稼地里飞出来一对山鸡,臂膀振动的“噗踏踏……”的响,刚好从驴子的头顶上飞过,寂静的山间猛地被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弧线,迷迷瞪瞪的驴子估计是受到了惊吓,突然抬起一双前蹄子,头一甩,把我狠狠的给摔到了庄稼地里,驴子背上半醒半睡的弟弟,还没来得及反应,也被狠狠的撂在了一米开外的黄土路面。

咆哮的驴子

应该是我们先惊吓到了正在觅食或者卿卿我我的山鸡,然后山鸡惊慌失措的逃离又惊吓到了毛驴,毛驴的过激反应最终让我和弟弟尝到了干预自然的苦果,虽然是出于无心。


等我缓过神回来,驴子跑的早不见了踪影,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股黄土飞扬的气息,弟弟满脸的黄土,头发,鼻孔,嘴巴,耳朵,加上受到惊吓哭的泪水,简直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会呼吸的黄土泥塑小人。


好在黄土地有它独有的厚重和足够的酥软,即使是从几米高的断崖上跳下,也不至于让人伤筋动骨。

弟弟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没有伤到那里,甚至都没有被划破一点点肉皮。但吓得够呛的弟弟哭哭啼啼的便开始和我沿路去跟着深浅不一的驴蹄子的印迹去追寻我家的这头关键时候抛弃了主人的驴子……


这些人,这些事,不管岁月溜走多久,都是会永远存留在记忆中的。只是如果无人提起,它会被深深的埋藏了起来,或许一辈子都不再会被想起,但它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着。

一但被激发,便会有浓浓的记忆的童年的味道。

所以当我看到蒋老师《慈悲》里出现了这样的文字,这样的画面的时候,第一时间,脑子里便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段被驴子抛弃的回忆里。

就会觉得特别的亲切,特别的温暖,特别的感动。

感动那段岁月给我积累了一生的沉淀,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觉得生活有多么困难,即使再困难我知道也都会成为过往,只要我们肯努力,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潜伏,正在给我们准备着一个一个的惊喜。

《延河弯弯 水缓缓》在完成初稿后我便在蒋坤元老师主编的《正翔语》进行了每天的连续投稿。

不管是深夜,还是晨起。都会收到蒋老师收录的信息提醒。并且几乎是同时会收到蒋老师的点赞或者打赏的支持。

莫名的会有所感动。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去更文俩万多字的连写。

截屏

还好收到到了很多人的勉励。虽然我知道我的水平还相差甚远,但我依然会努力,会向陌生的简友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