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思维

一个经典的问题,面前有两个button:1个上面写着100万,中奖率100%,另一个上面写着1亿,中奖率50%。然后你选吧。

实验结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一个按钮中奖率100%,这样保底我还是有钱的。极少数人会去赌一把,成功失败55开。此时你是否发现选择是可以量化的,成功是有概率事件的。前者的成功是100%,后者是50%。我们在选择时或多或少会将这部分概率考虑进去。如果面临选择时还不能够看到成功或者失败所占的比率的话,那么你所面临的选择其实还远远达不到要立分高下的时候。

没有胜算,还不到选择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尝试并接受反馈,评估下自己做成这件事的概率有多大。

稀缺思维

如果上面的两个按钮让一个生活潦倒的人来选择,他一定会选择100万。选择的过程时无意识的,我们做出选择时会专注解决目前的稀缺状况,但是这样很有可能错过更重要的选择机会。要打破非此即彼的二元线性思维,选择了100万,也就意味着放弃了风险,放弃了1亿的机会,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要认识到概率的价值,同时分散概率风险。

《理性乐观派》书中提到:我们兴许很快就会生活在后资本主义/后公司的世界里。个人可以临时的聚到一起分享/协作和创新,互联网帮助人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雇主/员工/消费者和委托人。互联网帮助下传统行业要负担的租金广告成本逗压缩了。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小,方式也更加灵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