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萨提亚学沟通

“老公,我的手机呢?”

妻子今天第五次问先生同样的问题。

先生有些不耐烦的回应,“我怎么知道?”

火药桶即将引爆......

萨提亚女士把每个人的内在比作冰山,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冰山下却隐藏了大量我们未知的信息。

萨提亚冰山模型


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人的冰山。

妻子的冰山下有未被满足的期待,她说“老公,我的手机呢?”,是期待先生可以帮忙一起找手机。如果先生能够帮忙,妻子就能感到先生满满的爱意,妻子渴望被爱、被理解。

先生的冰山下也许感受到一份指责,“你是在怪我吗?”,赶紧撇清干系;也许还有这样一个观点,“自己的东西自己管好”,所以他就理所当然的回应,“我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你的手机放在哪里。

日常生活有太多类似沟通上的障碍,我们不了解对方的内在,对自己也少了一份察觉。

妻子探索了自己的冰山之后,可以说“老公,我的手机找不到了,你可以帮忙一起找找吗?”

先生收到的是一份邀请,可以轻松的回应,两个人的情绪温度都不会就此升高。

让我们跟着萨提亚来学沟通,她是何许人也呢?

萨提亚女士


萨提亚是最早提出在人际关系及治疗关系中,“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的人,她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著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Congruece)。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回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The Satir Model, Banmen 1976, Satir 1991)。
萨提亚模式(The Satir Model)在诸多家庭治疗理论中,一直是难以归类的派别,有的教科书将之列为沟通学派,有的将之纳入人本学派,究其原因,在于萨提亚模式不强调病态,而将心理治疗扩大为成长取向的学习历程,只要是关心自我成长与潜能开发的人,都可在这个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此系列课程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带领你达到三个目标:

1.对自己的内在开启察觉,了解自己的内在。

2.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难题轻松驾驭,迈向一致性沟通。

3.让自己更加智慧,提升自我价值感。

课程内容包括:

1.探索冰山,走冰山、写冰山日记。

2.冰山中若隐若现的应对模式,家庭剧角色扮演、用身体雕塑沟通模式。

3.学习迈向一致性沟通——模拟家庭&做电影

4.冰山下的观点,限制我们的家规。

5.松动冰山下的观点——拓展圈圈。

6.提升自我价值感——体验自我价值感之舞。

7.冰山是一个系统——绳子会说话。

8.如何面对未被满足的期待?

9.家庭中常出现的三角关系——你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

10.你到底有几个次人格?——面貌万花筒。

(顺序会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略作调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