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田园梦说:票子蛮好

想起很久以前,小时候父母给我零花钱,我说我不要,因为我不知道该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这不是奇葩。

我很少主动买零食,超市要父母推着去,没有让他们体会过小孩欢呼奔向货架,软糯糯或是耍脾气求他们买心爱东西的家庭温馨剧。

只有:咦你不是不吃么?你买了放家里我就顺便吃吃啊~

母,白眼。

我也不甚有小女生购买欲的喜好。

那时大多数女生的笔袋满满的,而我的,就只有必备的那几支,多的,还是为借给有需要的同学准备的。

那时饰品店也是女生的好去处,而我,只有在送生日礼物的时候才脑袋炸裂忍着走进去。

那时的我活得多么简单,除了夏天吃雪糕的口腹之欲,就是看书看杂志的喜好。噢对了家里会买一冰箱的雪糕,也不必出去买。。。后来家里杂志都订了。就算是跑书店,也没多少自己花钱的地方,因为我就在那泡着。

以上,我不需要钱难道不是理所应当?

就这样,xxx不爱钱的故事传遍了父母朋友圈。

过年的时候人家给压岁钱总取笑:你不是不喜欢钱么,那不给了吧:-D

【腹诽:其实你给不给我还真无所谓,反正我压岁钱都直接扔给我妈了】

一开始我还认真辩解分析,我真的不需要钱。

后来不语:呵呵,你们这些庸俗的人类。

想想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我是哪来的自信呢?【托腮帮】

那我是什么时候对金钱改观的——

外界刺激是几年前用资源,几分钟赚了一千多块钱的时候。因为不是长久的事,对我并没有造成大的刺激。只是对有些东西有些规则,产生了平和的好奇心。

人真正改变是很难的,只有在生活发生了质变的时候才会醒觉。

那这个原本我不怎么在意的东西,是怎么改变我的?

是暑假实习,一个人孤单的上下班,突然想出去玩,就直接去了的时候。

是有了对象,却不用花父母的钱来谈恋爱,心里负罪感稍轻的时候。

是想买东西给什么人,就买。想吃什么,就吃。就算没意义,也可以任性的时候。

是养成给父母买礼物的习惯,看到他们开怀欣慰的时候。

是父母傲娇地理所当然要你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

是想到我可以负担自己的生活,有能力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时候。

是参加各种付费周末活动,打开新世界的时候。

是我可以告诉父母我的毕业游行程,却不告诉他们我花了多少钱的时候。

是我向母亲借钱,并付给她利息的时候。

是母亲追着要给我钱,我可以淡定地拒绝,“再说吧”的时候。

慢慢的,从无所谓到有想法,养成了自己的原则。

花钱原则有两条——

1.值得:生活学习运动必需品、提高效率、开阔眼界、投资

2.开心:让我快乐、让我在乎的人快乐、提高生活舒适度

为生活中提供便利的资源配置付费,是一种享受。

并不完全认同断舍离,但要有类似的购前思维机制。

如果没钱,生活该多没有效率。

而没有效率,是该多可怕。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完全独立,还花着父母每个月坚持给的生活费【只剩一个月了嘤!】

虽然我比不上那些炒股独立了代购独立了或是做其他生意独立了的朋友,我只是个拿着实习工资吃饭的小穷鬼,不能靠脸靠手艺有额外收入,但我觉得,我已经开始感到轻松。

我为有钱,而感动。

但这个魔鬼对社会对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带给我的压力,并不怎么有趣。此次并不想谈,或者是我还没想清楚,以后再说吧。(给自己约定:一年后再写一篇)

当我开始思考钱的重要性,我就已经开始脱离学校这个象牙塔。

从花钱买服务,过渡到我提供服务赚钱。


梦想和金钱从不是相悖的。

找到真正喜欢做,世界也愿意为此付钱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