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正是我们的故事


我能说,真的是因为书名而被吸引而来的嘛。

《北漂往事》,这不就是说的,正是我们的故事嘛。2010年到2012年之间,有两年的时间在北京,也体会了一番北漂人的经历。可能我的故事,并没有作者笔下的人物那么丰富,但或许也是代表了一小部分的人吧。


那一年,选择辞职上北京的时候,已经离大学毕业两年了。一直待在一家旅游投资公司里上班,从上班开始的那一刻到下班时间,每天的工作都不断地重复着,没有一丝的新意。在这份工作中,让我最快乐的,也就是可以在公司集团报纸的副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最终,还是厌烦了重复的生活,还有该死的酒桌文化,上北京投奔朋友去了。

朋友一家是奔着上北京开小笼包店赚钱的,我则想着就换个地方找工作,重新开始不一样的生活。一开始,换过两个住处,后来则一直住在北大西南门的芙蓉里小区。

对,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个芙蓉里小区,它其实就在北大西南门的对面,走几分钟就到了。经常下班的时候,不知道吃什么,就会在楼下的小摊上,挑几串麻辣烫,一餐又过去了。

那时,最多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北到圆明园,东到北大,西到海淀公园了。于是,文中不断出现的那些地名,每一词都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就回到了过去一样。

身边总有一群朋友,一起坐在北大的草坪上喝酒聊天,畅谈理想;大晚上地跑圆明园在凉亭里露营到天明;一起到海淀公园跟着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在承泽园,大伙都各烧一个自己的拿手菜,一起欢聚……过去的那一幕幕,如同影片一样,闪现在眼前。


昨晚,突如其来,把这本书同样推荐给了朋友们,里面有很多关于北大、圆明园、承泽园的故事,好似看到了那年的我们。


同样,看到这里的你,如果想了解北漂故事,想了解社会底层人真实的生活,可以读一下徐则臣的这本《北漂往事》,8个短篇故事告诉你,每一个人在北京都有他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生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暮春。不知不觉中满眼花开,似乎没个停歇。前几日去海棠花溪,原以为去得正好,却只堪堪赶上了最后的一波海棠。新发...
    西山居客阅读 1,021评论 6 17
  • 今天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章我对它们分别做了概括。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作者吧。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192...
    Ben_阅读 1,322评论 0 4
  • (一)心中有他人 (1)奶奶心中的周幸 周幸每到一个地方去发展,把平台搭好之后,让员工们去经...
    长恩在阅读 534评论 0 6
  • 2015年我们相识,只不过没有任何交集,2016年交集渐渐多起来,直到五月份,一起出去玩的时间越来越多,那时候的我...
    lavender521阅读 494评论 0 1
  • 圆明园最早为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祯的赐园,胤祯即位后按照御园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建,在南部修建宫廷区,并大规模向东扩展园地...
    沈三公子阅读 9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