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找对策(每日一省134)2022-04-10

疫情在家已经将近一周了,原来规律的生活被打断,变得不规律,自己的心也随之混乱,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出现了问题。趁小宝睡觉间隙,给杨姐打电话,找到了方向。


喜欢问问题的小宝

疫情在家,和大宝、小宝迷上了看《西游记》。小宝虽小,问题却不少。

“妈妈,孙悟空的师父呢?”

“妈妈,这个妖怪叫什么名字?”

“妈妈,孙悟空为什么杀死打老虎?”

……

看电视期间,小宝的嘴巴没带停的,一直问,我也都给予解答,并在心里窃喜,感觉小宝是不耻下问。

和杨姐无意说起此事。

杨姐给予建议:

1.孩子问问题是好事,不过要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问题会影响到别人。

2.看过之后,可以专门留出讨论的时间,进行讨论。

3.将孩子问的问题,用纸和笔进行记录,让孩子感觉对她的重视。同时,将这种习惯可以延伸至孩子上课,上课的时候,不随便打算老师,而是讲问题先记录。

“晴晴,你是一个爱问问题、爱思考的小朋友,妈妈给你点个赞。不过,我们小声讨论,也会影响到哥哥看电视的哦,你有什么办法没?“      “那妈妈想到一个办法,你愿意听听不?”     “妈妈找来纸和笔,把晴晴遇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等一会儿,咱们专门留出讨论时间。”


如何应对“直来直去”的小宝

“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拿勺子?”

“妈妈,你为什么夸哥哥,不夸我?”

“妈妈,你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哥哥,我再也不想帮助你了”

……

一天中,小宝的“指责”和“抱怨”随处可听到。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成了我的烦心事。

自我反思,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语言模式,孩子这种说话的模式与谁有关?孩子有模仿能力。排查一遍,貌似一家人都有些“嫌疑”,大宝的“嫌疑”最大。两宝爱互怼,相互嫌弃。于是有了“指责式”的语言模式。

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应该说:“晴晴,谢谢你提醒妈妈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过,如果晴晴能温柔地表达出来,比如你可以温和地说‘妈妈,你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妈妈会更容易接受的。”

此时,突然感觉,很有必要针对说话方式的问题,召开一个家庭会议


多给孩子出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和杨姐通话期间,大宝很是无聊,于是,给大宝做手势,让他下楼找小朋友玩。并问大宝:“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杨姐提醒生活中,自己应该给孩子选择题,等孩子大一些,再出问答题。

比如刚才的事情。自己应该说:“梓旭,你准备出去玩30分钟还是40分钟?”

“你准备如何看时间?”

“时间到之后,需要妈妈给你打电话提醒吗?”

其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讨厌爱人说:“中午吃啥饭?”问答题,有时很难回答。

如果说:“中午想吃面条还是炒菜?”

这样很容易有答案。


如何让焦躁的自己平静下来?

家里两娃,老公是医务人员,在家的时间很少。周一到周五,大宝有网课,周六、周日,孩子有作业,要确保孩子吃好、玩好、学好,偶尔还要完成办单位安排的工作。我这个“定海神针”开始晃动了。在杨姐的引导下,我意识到,自己缺少规划性。于是,开始着手制定计划,将时间固化下来,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大宝、小宝打卡模式也开启。

自己制定的计划容易半途而废,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这次杨姐建议暂时列个框架,慢慢再细化。

周一至周五

早上6:00起床

上午:

1.背书打卡。

2.跳绳1000个。

3.做核酸,收拾家务。

4.提醒大宝上网课,陪小宝完成学习任务。

5.11:00着手准备中午饭。

中午:

和两宝看一集《西游记》。

下午:

1.午睡一个小时。

2.写每日一省、整理学习笔记。

3.协助大宝完成网课作业。

晚上:

1.协助大宝对一天学习进行总结。

2.给两娃讲故事。

小宝学习计划:

1.五个字宝宝。

2.复习逻辑高两张。

3.认识两个字。

4.背诵一个唐诗。

5.七大两张。



如何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

自己家庭幸福,工作顺心,和同事相处愉快。可是,内心深处,确实一股动力。每天过得没有充实感。

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留下成长的痕迹。没有将成长的效果可视化,要把自己学习之后的优点、缺点列出清单。

这个暂时还没有想好,暂且写到这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