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
说起来,老刘应该不算古玉中人,不过几回听雨雅集,也能不重样地摆出一个高柜。算是见一样,爱一样,就买一样的性情中人。说起来有点自责,有含些自夸,因为自己也是,看到什么好玩儿的,总想亲近一下。
好处是见得比较多,不好的,就是不很专注,也常常批评自己,然则劣习难改。不过老刘却能专注在沉香主业,不管是玩儿,还是生意,风生水起,生意做到东洋南洋……
身边多了不少这样专攻的朋友,有什么疑问,借助网络便利,便有了答案。
缠着老刘一起,做了线香,做了祥云香纂,多了两款听雨文创。有段觉得实力不允许这样烧木头,又很上瘾这种香味,边讨教长久之计。选了些奇楠,装小罐,盖封。想了,就取出陶醉一下。后来小程序“听雨雅集”上线,便一一挪到网上,除了展示古玉雅藏,也充作文创。
以为是独创,某日和老先生散坐闲聊,半自然半炫耀来了两鼻子。对面老先生眼睛一亮,说同款,兜里掏出相似的一个瓶子,相视而笑。隔段在听雨雅集,玉友看到这款文创,笑着顺手包里掏出一个。
道友实在不少……
后来这位玉友说,随身闻香,偶尔煮两粒当茶喝。后者到现在也没试过,大概是阈值低,三年了吧,这一克奇楠,早上惯例闻一口,已经满足,觉得可以陪伴一辈子。偶尔阴雨天,或者小别两日,分外浓郁。煮茶,或者焚香,应该会醉吧?老刘说还是实力限制,我觉得他说得对。
嘴上不能承认。
恭迎6月初莅临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