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叫“表里山河”

黄河从内蒙高原奔腾南下,穿峡谷,过龙门,气势磅礴。自陕甘黄土高原隔河东望,便是万重峻岭掩藏着千条秀水,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的山西高原。这是黄河流域又一块在自然和人文上都相对自成体系的重要区域。因他在太行之西,故称山西;在大河以东,故称河东;又因太行、吕梁由北而南,并列于其东西两侧而称并州。历来为表山里河的藏龙卧虎之地。

所谓表山,即除中部的太岳外,这里东有巍峨的太行,向下俯瞰着辽阔的华北平原;西为峻峭的吕梁,隔河与浑厚的陕甘黄土高原毗邻;南部以中狭不绝的中条山临河与秦岭东脉相望;北方则矗立着五台、恒山等一系列崇山峻岭,有长城与内蒙古高原为界。许多山峰的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最高的五台山北台顶部更高达3058米。

所谓里河,即除西南部围绕的黄河外,又穿插着发源于上述山地的汾、涑、沁、漳、滹沱、桑干等大小河流。与之相关,又有众多海波1000余米至300多米不等的河谷盆地。整个地形北高南低,东西隆起,山河纵横,盆谷错落。尤其东部的沁潞盆地,中部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大同、忻州、晋中、临汾、运城盆地和西北部的静乐盆地,更是典型的体现了群山环抱着盆谷、河流穿行并冲积其间的景观特色。这种山地,河流与盆谷的复杂组合,大抵都是中生代燕山运动以来岩层剧烈皱褶和断裂的产物,故高得峻拔,山多断崖陡壁;低得深陷,堆积浑厚,地表平缓,相对高差大,在险要雄伟中不乏平正。

在长期的自然演进中,山西高原80%的地区都埋藏着广厚不等的煤层;太行两侧蕴含有丰富的铁矿;盆地和山间谷地,普遍覆盖着十至数十米的疏松黄土,并因河流的润泽、植被的作用和人类的垦殖,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区。南部运城盆地由于地下含盐层的存在,有自古便盛产优质池盐的解池。总之,表里山河,险要而复杂的地貌组合,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构成了山西高原在黄河流域自成一格的基础。

这里的文明,深厚而悠远。各原始文化遗址遍布期间,尤其南部盆地,更因高爽和温润兼而有之,不仅发现了丁村人的化石和文化遗物,而且自古相传为唐尧、禹舜、夏禹的都城所在,与毗连而自然条件又与之相仿的关中盆地和华北平原,同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经西周成王分封叔虞,建立晋国,到春秋末三家分晋,兼有陕北、华北之地分头发展,山西高原在华夏与北部戎狄的融会交争中得到了迅速和广泛的开发,呈现了一派田野广辟、城廓林立、人文荟萃的繁荣景象。并开始显露了以晋中盆地为重心,既有各盆谷地带的发达农业,又有盐铁之利、林木之饶、畜马之用的完固态势。

在此基础上,倘依山凭河,坐镇晋阳,控驭全境,西可逾蒲坂,出潼关之背而径取关中;东可越井陉等关而俯临华北,逐鹿中原;南下可由天井挟怀孟而逼洛阳,迫汴梁;北方则据雁门勾注之险,大同飞狐之隘,构成重重关塞,非惟抗拒强胡,抑亦虎视朔燕。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由之西挟关中而平乱世,五代唐、晋、汉诸朝凭此东指,坐取中原,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山西高原右顾咸阳,左顾范阳的形胜地利,以及在黄河流域和整个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
    携喻阅读 5,062评论 0 2
  •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世界第六...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8,062评论 0 1
  • 高中地理小包老师(2016.4月版)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
    携喻阅读 5,051评论 0 0
  • 引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当真正拿起笔来写点关于自己家乡的文字时,突然感觉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有千言万语却不知...
    晋然阅读 6,820评论 0 6
  • 忽然间,想起了多年前读过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名字和主人公的结局一样惨烈——《雪豹悲歌》,皮毛光亮的雪妖坐等着...
    孤舟一人阅读 2,48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