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引进了一批应届博士毕业生,目标岗位是公司的科研与技术管理等岗位。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受邀请参加入职交流,其中不少新同事焦虑地问到:
“我基础弱,甚至专业都不对口,到了单位能干好吗?”
•英雄不论出处
初入职场,目标发生了变化,你过去做了什么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要干什么,将来要成就什么。因此,对自己在学习期间的经历完全不用担心,踏踏实实从一点上扎下去,认真做好一件事,先入行再说。
我自认为当学生到时候做的还不错,仿佛是个人才,但来企业后才发现,过去学的知识几乎没有一样是有用的。身边的好多一同毕业入职的同事和我一样,在来单位之前,对所在的行业一无所知,大家现在不也干的好好的吗。我们中心的L同志,专业学的是材料,岗位是机械工具研发应用,几年下来由于经常跑施工现场,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现在被公司选聘为工艺专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论学历专业是什么,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实,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作出一番成绩。
•融入就有事做
再高大上的工作,都要靠一线应用来体现价值。一线工人天生具备战天斗地的精气神,他们与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往往非常直接,爱憎分明,这点很可能会让刚走出校门的“书生们”不太适应。如果和人沟通都成问题,那就很难从别人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更别提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
我自己参加完岗前培训后,就被分到工程一线实习。在到一线之初,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人家又不敢安排太重要的活,交流起来总是不太融洽。作为在别人眼中的“文化人”,我们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阂”,自己总担心别人会带着有色眼镜看我。因此,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融入。正好有一天,现场急需焊接几个架子,我主动要求承担该任务。事后大家会觉得,这个新分来的“文化人”也不是那么娇气,我就此才开始融入到队伍里面。
有了融入,才有后面的理解,才有后来的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创新创造、提升效果。所以,既然踏进了新的环境,过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新环境。只用真心的去接受,才能被人接受,从而做出成绩。
•处处可以作为
在任一个传统行业,围绕转型升级,各个工艺环节对人才的渴求显而易见,新领域、新难度、新要求不断涌现,对行业的技术更新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各行业公司都要求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存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没有新技术,既干不了高技术附加值的活,经营又没有效益。
当前,不论哪家公司,在整个业务链的各个环节上,都需要各种各样能在一点上进的来、站的住、做的好的技术专家、技能专家。不用担心找不准位置,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个人有理想、有意愿,在各个链条上都大有可为,总有适合的舞台。
(2019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