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国遗韵

          萧县,古称萧国。东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书画之乡,龙城画派的聚集地。萧县有十八景,景景有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今借清明祭祖之际,亲历传说中的景点。

        驱车载着儿子和姐姐一家,沿世纪大道西行二里左右,车行方向的右侧,初现一红砖院落,三间红砖瓦房,瓦房前面,并排两行有十几颗松树,十来米高,长得郁郁葱葱。院落不大,约百多平米,进院子大门有过道连通主屋,过道两边随意的长着些许野草,野草有被修整和清理的痕迹,证明有人日常会打理院子。屋门敞开,屋子正中间有供桌,上有香炉,炉里的香灰溢出后又堆积在桌面上。供桌上方是红绸布制作的布帐。整个屋子连同院子显得庄严肃穆。这里就是黑龙母亲的墓。也许只是一个地点的叫法,其实没有任何墓碑和墓穴。

        出院门再往西行500米左右的路左侧,又有一深坑,不算太深,约6——7米,面积也只有五六百平,坑中无水,但从周围的山脉走向,和附近的地势来看,只要落雨此处肯定会水满。这里就是黑龙潭。据说这里就是黑龙的家。后来黑龙去了北方,就是今天的黑龙江,这里也就只有黑龙母亲的墓,和这黑龙潭留在此处了。而这些典故都是当地人还能说出来的传说了。真假也无处考究。但有一个现代发生的事,倒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

      黑龙潭再西行5——6百米路的左侧,有一个新建的仿古石门楼,门楼上方中间位置,书写着三个烫金大字“龙王庙”,门楼建在山坡北面山脚,进门南行上山百米左右,有三间瓦房,房内神位、贡桌和香炉,整个格局和黑龙母亲的墓那里一样。只是这里香火更加旺盛,香炉里有正在燃烧的香烛,空气中弥漫着香柱燃烧时释放的香味。

        前几年在修世纪大道的时候,有一次施工车辆挖出一个蛇窝,开始只有十几条,后来越聚越多,各种颜色的,大大小小的,一个个吐着舌头,四处游走。这样的阵势的确吓坏了土著的村民们,此处村落里的人们害怕了,几位老人建议找个神人看一下,神人说这里就是黑龙的家,黑龙的后代都住在此处,如今把黑龙的家破坏了,必须再为它们安置一处,方能确保此处平安,所以就有了龙王庙。

        过黑龙潭南行一公里,翻过一个小山头,地势比北侧略微陡峭一点。整个山头只有稀稀拉拉几颗松柏,剩下的就是满山的野草。野草长出的新叶子已经像赶场一样冒出来,而去年枯黄的老叶子还迟迟没有褪去。南侧的山脚下有一大水塘,面积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塘里的水,是那种泛着淡淡绿色的,塘水边无绪的散落着大小各异的石头,偶尔会有野草从石头的间隙中倔强的长出来。

      这里就是老猫窝,名字的由来,还真的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这一潭清水确是方便的周围的人。曾带着儿子和外甥来这里洗澡。夏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这里会渐渐聚集很多人,都是男人,大家脱光了衣服,跃入水中,洗去一天的酷热和疲劳。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着,打闹着。还有几个水性不错的,突然一个猛子轧下去,然后会从其他地方再冒出来。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复存在,今日能看到的只是大型挖掘机,和一个面积很大的塑料棚,虽然还没成规模,但已经能闻到满满的铜钱味。用外甥作文里的话说,老猫窝没有了童年的味道,没有了令人回忆的野性,同时也失去了夏日傍晚那种原始的热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出老猫窝,太阳已西坠到山的那一边,黑龙母亲的墓,黑龙潭,和这曾洗过澡的老猫窝,在夕阳的余辉中静静地书写着自己的传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桃花审美诗四首》杨选兴 (一)《春天大宴桃花源》 此花只应天上有,为何飞来莹屏前。 原是仙女喜幽梦,春天大宴桃花...
    杨选兴阅读 955评论 0 1
  • 原创: 往事如烟胖婆婆 邂逅如烟 今天 《叹》 如此写诗堪发愁, 无有柴米解饥喉。 身是凡人处俗世, 焉能不为钱低...
    往事如烟胖婆婆阅读 5,796评论 18 26
  • 我们每个人都被赐予一双明眸,来让我们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让我们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现世生活中的你,你自己是什么样子...
    王佳_6577阅读 2,823评论 0 0
  • 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原因,就不喜欢吃凉的东西了。雪糕,冰淇淋,加冰饮料,甚至凉...
    韩冰rabbit阅读 2,52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