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电影《建军大业》。
这部电影记录了自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中国大地上几派势力混乱杀夺,中国共产党人在重重白色恐怖之下,带领一群有革命信仰的仁人志士,将星星之火的种子播撒在神州大地上的奋斗过程。
李大钊之死,让以毛泽东为首的一群年轻人清楚的意识到如果放下武器,最终只能是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只有枪杆子中才能出政权。
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同,周恩来远赴武汉,两位有共同理想的青年人在望江楼上相互拥抱,为以后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合作的基础。
贺龙靠几根枪一个人在地方上拉起了一支队伍,蒋介石希望通过高价重金收买的方式,拉拢贺龙成为他的部队,贺龙看似一介武夫,心中却胸怀救国救民的大志,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了周恩来的行列之中。
周恩来得到了第一夫人宋庆龄的大力支持,宋夫人也希望他们这群人能够真正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三民主义”推进发展下去。
经过周恩来同志的布筹奔走,南昌起义爆发了,它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大众看到了希望。南昌起义之所以提前是因为有判徒泄露了起义的准备消息,关键时刻两军相遇,在分不清敌我的情况下,口号“河山统一”成了辨认敌我的重要证据。
南昌起义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先有张国焘代表中央和共产国际前来阻拦,后有判待泄露信息,想要干成一件大事,细节很重要,布局谋划很重要,比如在起义中起义军脖子上系红围巾,胳膊上系白布条,暗号是“河山统一”,对于每个人适合做什么事情,安排什么岗位也很重要,适合他的就是最好的。朱德布局聚集全城的重要官员参加宴会以调虎离山,周恩来关注战情全局谋划,贺龙和叶挺带领士兵冲锋陷阵,大家齐心协力共下一盘大棋。
继南昌起义之后,毛泽东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秋收起义,秋收起义以失败告终,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以进攻城市作为首选目标是不可取的,中国的中坚力量在农村,只有团结贫苦大众的力量,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朱德带领的三河坝战役是相当惨烈的,以三千的兵力与敌军三万人抗衡,三天时间为主力部队争取到撤退的时间,宁可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最后二百人的敢死队以肉博的方式成功完成了任务。
三河坝之战后,部队伤亡惨重,叶挺和贺龙突围之后生死不明,周恩来被迫到香港养病,朱德合并了一些走散的士兵重组一支队伍,毛泽东带领一群人挺进了深山,而蒋介石认为剩下的这些力量已经不足以和自己抗衡,携手宋美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几个月之后,以毛泽东和朱德同志为首的两支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发出了感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呢?
第一,欲成大事者,信仰第一。
第二,共同的信仰,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基层摸底工作很重要,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是因为他对中国基层的情况十分了解,他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
第四,关键时刻,一鼓作气。周恩来在南昌起义的关键时刻,不受张国焘的压力思想影响,依然能够做出正确抉择。
第五,大事面前,不含糊。贺龙和叶挺都是不为重金所动,追求自己心中信仰的人。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敢于跟着内心感觉走的人。
第六,细节决定成败。南昌起义中的口号设置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伤亡。
第七,家庭后盾很重要。杨开慧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留守家乡,全心支持毛泽东的工作与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