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

无所用心可耻,热爱劳动光荣——这是世界上划分人的第一条标准,我们力求在我们的学生的意识中确立这种认识。

要使坐在书桌后面的人深信他是一个认识的劳动者。为了教育学生卑视无所用心的现象,把懒惰和游手好闲看成可耻的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诉诸青年劳动者的尊严感:一个人不做出一点什么事情来是可耻的,不动脑筋思考是可耻的,无所用心虚度终日是可耻的。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教育他们端庄正派,自己尊重自己。

上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事的脑力劳动。但是在培养劳动者的工作中,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课以外的个人的智力兴趣和爱好。我们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才是完成了自己的崇高使命,就是真真正正地使每一个少年、青年都在书籍和思想的世界里过着他个人的充满激情和欢乐的丰富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迷恋于一种艰巨而激动人心的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最深的根源也正在于此。

如果一个人到了14、15岁的年纪还没有积累下自己的精神财富——带着激动得颤栗的心情、像发现神秘的启示一样,通宵达旦地读过100、200本书(有时候也可以让青年人度过一些不眠之夜),那么他就算不上是一个有着英勇顽强精神的好汉和劳动者。智慧的热情、丰富的智力生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使年轻的心灵贪婪地、不知足地去追求最伟大的人类财富——劳动,如果一个少年没有在他适时的年纪、通过他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只有知识、思考才能使人变成劳动的强有力的主宰者这样一条真理,那么你就是用锁链也无法把他捆在书桌上,用任何计谋也无法强迫他真心实意地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列宁关于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决定着劳动教育(即实际培养年轻一代自觉而积极的参加社会生产、参与社会...
    听雨轩1号阅读 360评论 0 0
  • 一个人获得的文化财富与他个人参加的劳动息息相关。 生活应当使人深信,通往热爱劳动和勤奋工作的人所能享受的东西的大门...
    小木筑阅读 463评论 0 1
  •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告诉我们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一直在琢磨如何和引...
    Dy应子阅读 839评论 0 0
  • (一)列宁在《哲学笔记”里为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一书所做的摘要里写道:“人是需要理想的,但需要符合于...
    听雨轩1号阅读 1,045评论 0 0
  • 又逢大暑节气,炎炎夏日,天气阴沉沉的,伴着吵闹的蝉鸣,我终于又能够坐在电扇底下读书。翻阅《给老师的建议》之《全面发...
    像话读书爻阅读 2,139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