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从巴士底广场坐地铁到巴黎圣母院接近中午时间。圣母院正立面成正方形,布满了非常生动形象和复杂多层的石雕。看实景还是比较壮观的,不愧为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大门分成三扇门我们走最左侧的排队进去。基督教三代表天赋、基督、和圣母。跟我们的3代表天地人三才,有点大同小异。这座圣母院是在1163年开始修的,差不多中国的宋朝时期。修了180年之久才修好。后来又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摧残,直到拿破仑时期才恢复宗教使用,后来19世纪的时候翻修又花了24年,才有今天的样貌。真是历经沧桑啊~

圣母院前坪鸽子广场
总的来说,西方人还是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的。经历了这么多年,巴黎圣母院绝不仅仅只是供游人参观的景点,她直到今天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法兰西文化和宗教职能。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正逢弥撒。穿白袍的神职人员在念经文,礼拜席上众多虔诚到信徒在祷告其中包括很多孩子。他们的仪式完毕后,白衣神职人员挨个为信徒分食面包之类的东西。大概是寓意基督赐予恩典的意思吧。这些仪式感很重的东西,透露出一种人性里面深深的敬畏和精神的皈依。这种敬畏深植于信徒的潜意识,让人从内心底层坚守善良、柔和、仍爱的本质。所以,当你看到这些事才能理解,为什么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他们觉得很恐怖和不安。
信徒分食
圣母院的气氛很神圣,除了有宗教仪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彩光。这个哥特式的建筑,穹顶把内堂垂直拉升成三段。地面层光线比较暗沉,彩光不够,所以这种垂直从第二到第三层顶,用了很多彩绘玻璃来增加彩光。圣母院的彩绘玻璃超级壮观,每一块小小的玻璃上面都画着有基督教的故事。最壮观的应该属于穹顶中央的大十字玫瑰彩绘玻璃。高饱和度的色调,让教堂的氛围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 其中大范围运用的紫色是具有耶稣天国的象征意义的。
十字玫瑰彩绘玻璃
十字教堂里安放了耶稣的圣物,他的荆棘冠和被钉在十字架的铁钉。其中还有很多著名人物和圣母院大教主的石棺。不知道为什么,一点也不觉得恐怖。教堂两侧设了很多小礼拜堂,还有忏悔室。有虔诚的信徒送花,点蜡烛。

花了5欧租了一个讲解器,里面会配上教堂音乐,非常有感觉。视觉到听觉的叠加,冲击力还是很强的。 据说,一座没有音乐的教堂就好比没有灵魂的人。自带宗教古典音乐参观真是很带感~

哥特式教堂穹顶

位于圣母院教堂两侧的若干小礼拜堂是专门给信徒用来平时做祷告和礼拜的场所。在小礼拜堂有信徒们长年供奉的蜡烛,鲜花和先给耶稣的祭品。

小礼拜教堂
巴黎圣母院俯瞰

为了登顶,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排队,登完后,还是觉得值了。从教堂左侧的小门,旋转石柱的楼梯一直往上爬。爬到了中间层俯瞰圣母院前坪的鸽子广场,还爬进了雨果小说里敲钟人敲钟的木阁楼。看到了小说里描述的众多小怪兽。

小怪兽在俯视整个巴黎城

话说,这个木阁楼还是有些诡异,可能也是这个有点孤冷隔绝的阁楼,带给小说的灵感吧。 从这一层还要继续爬一段旋转石楼梯才登上顶。 把整个巴黎尽收眼底。配上蓝天白云,配上教堂上各种雕刻各种复杂造型的尖顶。真心会感慨,这座始建花了180年,修复花了24年的教堂,在当年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的。

登顶旋转石楼

下楼的时候,一路转转转,小心不要晕倒,最好扶好栏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
    道形图阅读 1,054评论 0 12
  • 今天是我们在国外的最后一天,专门游览了巴黎圣母院。 知道巴黎圣母院是通过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同名小说的电影《...
    高安让阅读 852评论 6 7
  • 雨果《巴黎圣母院》音乐剧(下) 译者/江北客 第二幕 目录 1.佛罗伦萨 2.那些钟 3.她在哪儿? 4.笼中囚鸟...
    江北客阅读 1,538评论 0 2
  •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法国作家,诗人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
    禾麦清风阅读 83,584评论 3 15
  • 四季总是有一次凋零。结果无数次凋零。 相爱总是有一次分离。结果无数次分离。 有关男女的问题,很小的时候,我问过姐...
    倩倩不是120阅读 1,65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