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2017年富豪最想拥有的是健康,第二是家庭生活,第三是时间,再次是学习机会,接着才是物质财富。此外,胡润研究院还公布了一份白皮书,显示中国超6成富豪有“亚健康”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有83%的富豪表示自己有较为明显的睡眠问题。睡眠较浅、夜里醒后难以入睡是他们最普遍的睡眠困扰,占比超过3成,其次是失眠和多梦,分别占23%。
这个数字真的很令人震惊,这些千万富豪在物质上是极其富有的,但凡用金钱能买到的对他们都没有问题,可是“千金难得买酣睡”,有钱也难买好睡眠啊,古语“不觅仙方觅睡方”更是道透了安稳睡眠的可贵。
其实睡眠问题不仅仅是富豪才有。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睡个好觉”已成为青年人的奢望。
本次调查范围纳入了10岁至45岁的人群,共调查了近6万人。从整体的睡眠状况来看,76%的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其中超过13%的人甚至感觉处在痛苦状态,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整体状况不错。其中,能“一觉到天亮”的人堪称是上帝的宠儿,而这样“没心没肺”的青年人只有11%,其他受访者都表示会半夜醒来。
中国青年人的睡眠质量不高,表示“睡醒后像充电一样”的受访者只有5.6%;而“睡不够,起不来”或者“睡了却依然疲惫”的受访者高达91%。不少受访者承认,睡眠好坏要看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大时就睡不好觉。
当工作与睡眠发生冲突时,睡觉绝对不是首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更糟糕的是,即便加班完成了工作,他们依然不会选择睡觉,而是东翻西看,患有严重的“晚睡拖延症”,迟迟不愿意送走这一天。长此以往,当很多人想睡个好觉的时候,发现已经睡不着了。
其实睡眠是我们人的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要睡觉,也都能够睡着,就像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只是在长期的睡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使大脑产生了床与觉醒(而不是睡意)之间的消极联系,形成了慢性失眠等诸多睡眠问题。
优质的睡眠看似小事,但关乎健康和工作,像脾气暴躁、情绪低落、体重增加、反应迟缓等和睡眠不足都有很大关系。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改善不良睡眠吗?
答案是:还真没有什么立刻有效的灵丹妙药。只有多了解一些睡眠知识,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入手,身心健康了,自然不愁好睡眠。
以下五个方面如果能够多加注意,一定可以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
1.睡眠卫生教育
午饭后避免喝咖啡,睡前6小时内不喝酒;
夜间特别是接近睡眠时避免吸烟;
睡前3小时可以进行温和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锻炼;
睡前不看连续剧、小说,禁止打麻将、扑克或者其他易引起兴奋的游戏;
睡前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和过多食物;
保持卧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以及适宜的光线及温度;
每天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或者慢跑,每天不少于30分钟;
午睡不要超过半小时,下午一点半前完成午睡;
2.刺激控制
将卧床仅仅当作睡觉的地方;
只有晚上有睡意或者到了规定的睡眠时间时,才上床休息;
如果卧床后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无法入睡时(无需看表),应离开卧室,进行一些放松活动,直到感觉有睡意再返回卧室睡觉;
如果再次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仍然无法入睡时,重复上条策略,如果有必要,整晚都可重复该过程;
无论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多少,第二天早晨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
3.睡眠限制
减少卧床时的清醒时间,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但不能小于5小时;
只有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100%)
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钟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卧床时间不变。
4.松弛疗法
睡前1小时可在昏暗的灯光下通过做深呼吸,听放松音乐等活动进行放松的活动,使自己从白天的压力中放松下来,提高睡眠质量;
5.认知疗法
纠正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关注并试图努力入睡;
不要担忧自己失去了控制自己睡眠的能力;
不要将夜间多梦与白天不良后果联系在一起;
不要因为一晚没有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不要持有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采取白天多睡的补偿心理。
了解了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行动了。我们的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人参并非人人可吃,并非只有吃人参才能滋补,良好的睡眠比吃人参更养生。
当阳光透过指缝落在眼眸,生命的清晨因光线而激动。你一觉睡到自然醒,该是怎样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