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与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期末迎考前,老师们很容易陷入焦虑,有的老师甚至为此而失眠,觉得到处学得不扎实,作业量不由地增加,课堂上也多了几许“火药味”。

再看学生,旧知的反复强化训练,使得他们失去新鲜感,多半学生处于疲沓懈怠状态。

有的家长也患了“考前焦虑症”。小程因为不写作业,被妈妈家暴,小杰做题慢,晚上十点多被爸爸打得哇哇大哭。有家长打来电话,说辅导孩子作业,简直要崩溃。

考前,老师、家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令人堪忧。

在考试这场“游戏”中,老师的心态和方法很重要。

夜读王晓春《跳出教育看教育》,书中的一段话让我很受启发:“把问题可视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和人生智慧。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你都不要把压力挂在嘴边,那没有用。你最好找一个地方,一个人安安静静坐下来,仔细想想我面前到底有哪些问题,一条一条写在纸上,使之“可视化”,然后把它们分类扒堆,使之可“管理化”。你会发现,这样做后,你的焦虑感立刻就减轻了,甚至消失了,这时候你想的就是该怎么行动了。”

焦虑来自对问题的模糊,我试着将本册重点大致梳理一番:易错音、易错字、四字词、同义词、反义词、句子积累、古诗积累、句式训练、标点符号、阅读理解、课外读本、习作,焦虑感果真减轻大半。剩下的,就是领着学生有条不紊地复习。

改变单一乏味的复习形式。布置学生利用微信读书会大声朗读,及时评选读书小明星,并给予奖励。这样的读书方式,还为课堂复习节省了时间;举行写字比赛,内容是易错字,根据书写质量和正确率评选小书法家;采取同桌合作,互相为对方找错字……比赛和相互合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弱化了老师“逼迫”或“压制”的弊病。

淡化学校量化考评制度。量化制度有缺陷,每个教育人都心知肚明,谁又能否认学生的差异呢?对小程这类的学困生不犯“强迫症”,不是不负责任,因为老师不是神,不是超人,不是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教好。适当降低要求,解放的不仅是孩子,老师,还有家长。如此,老师、学生、家长考前的不良情绪会不会化解些许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优秀的交易高手应该是,能够连续多年获得稳定的复利回报,经年累月地赚钱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赚而不是大赚。投...
    黄兴圣阅读 578评论 0 0
  • 美国之旅第十二天 2017年7月14日 晴 19摄氏度 文:大阳 12岁 美国一号公路是沿太平洋海滨修建...
    美丽忻愿阅读 373评论 1 6
  • 6月28日 晴 今天我提早去上班,老板比平常要晚些到店里,期间我自觉负责看店,并且抓紧...
    若惜夕阅读 204评论 0 1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句极好,既可见光阴推移,又可见小虫生意,虽有岁逝之忧,...
    先迷后得主阅读 1,394评论 19 12
  • 郑先晓是我的室友,是很有个性的女子。 她眼睛近视,为了美,却坚决不戴眼镜,天天眯着眼睛,脸瘦而小,有很多青春痘。 ...
    九九弱水三千阅读 290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