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藤井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周末,多戈去了两趟新华书店,共搬回了六本书。他说,这本《情书》是因为读书日活动,满100赠50券,凑的。

我没进新华书店,不知读书日是怎样的显眼位置,进行堆头促销?

这本《情书》是否在推荐书的便捷位置,在多戈凑单的时候进入他的视眼?

然后拿回家的时候,书名在我略过的眼神里,停留片刻,心中突然萌动:我是否应该看看这本书?

是因为和多戈谈论爱情的时候,可以更多他年龄的理解?还是,作为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有点小心翼翼?

于是下班后,把自己安放在被窝里,让冷空气冻凉的双脚渐渐暖和,开始了《情书》之旅。

安妮宝贝序:

寂寞地眷恋和想念一个人,就像留恋我们无可言喻的生之欢喜和苍凉。

如果说盛大,那也仅仅只属于时间的细微记忆和线索。

南方都市报的推荐语:

单纯、唯美、干净的爱情,像一幅小小的淡彩画,读到最后,心头像是飘下了一片雪花,微微地凉,暖暖地融化。

其实,我看不进去!

这种简单到白描琐碎的情节,这种一句一行的对话串起来的画面,除了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之外,我感受不到什么!(内观可笑的读书动机是:这个有用!这个没用!“百无一用是爱情”,爱情与目前工作真没用!)

或者离那个年代太久远,玻璃一样透明的心事,不敢或不忍再去触碰。

看到第六章,我把书合上,准备放弃,总有中年人看幼年人的那种故作深沉不得又不屑的小心思。

我起来去煮小米粥,因为感觉还是有些冷,有些困,偷懒的做法是喝粥。

但是重回被窝,我又打开,像很多日本悬疑小说一样,一个小小的问号在牵引你,越是简单,背后故事越不简单。所以,我决定还是平复一下急躁,“读完一本书”的愿望让我缓了一口气,静下心继续。

因为思念放不下已经去世的男友,去他家睹物思人,发现他中学时代的一个地址,于是给他寄了一封信“你好吗?我很好”。原来只是想给自己的感情有个寄托,明知不可能,又去尝试。

不想,收到了回信。

是一个他男友中学时代同名同姓的女生的回信。

两个女孩子之间,书信里一来一回,一问一答,感觉好像是叙事咨询。美好的叙说里,一段中学时代美好的暗恋缓缓浮出水面。

两个同名同姓的男女生之间的故事。

清新流畅,干净简洁的文字;晶莹剔透的男孩女孩心思;那个年代才有的故作含蓄而暗底波澜;微凉的青春,懵懂的爱情。

“寻找藤井树”,在图书馆的没有人借阅的借书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也是心爱的女生的名字。转学前,把女孩头像画在借书单的背面,交由女生还书。而这一切,若不是这封书信引发的回忆和寻找,也许这份暗恋永远只是暗恋。

正如文末爷爷所说“这种事,偷偷做才有意义”。也许,青涩与微妙的青春,才有澄澈的美。

年龄越长,人生是否越复杂?每一个念头,都有十种经由。

然而,不复杂的是事件本身!不复杂的是世界本身!

每个人的一生中是否都有过“寻找藤井树”的美好经历和素颜的感情?

你好吗?我很好。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70天,坚持跑步43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