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了,怎么办?

引子:前两天和王一一老师就压力、焦虑、情绪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有感而发,于是有了这篇博客。
我把理解是焦虑情绪的本质和如何解决焦虑尝试做一个说明,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指正。

焦虑

一、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1. 焦虑的定义

  • 焦虑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情绪,本质是一种能量波动
    既然情绪是一种能量波动,那就肯定遵循波动的无常规律,时强时弱,时有时无:肯定会出现,也肯定会消失。
    情绪是一种能量的波动, 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强、有时候弱,不规则但切切实实存在。
    距离来说,生气的时候,血液加快,你感觉的体内有一种能量在冲撞;悲观失望的时候,全身没劲儿,感觉整个人的能量都没了;快乐的时候,全身轻松自在,身体有一种能量在畅快地流动。

  • 焦虑是一种无指向性的担忧,本质是小我的“存在”危机
    好好的为什么为担忧?本质是小我(ego)对于自身存在感的危机。

  • 担心事情做不好

  • 担心别人看清自己

  • 担心自己无法成就

  • 担心自己得不到父母认可

  • 担心自己贫穷

  • 担心没有男/女朋友

  • 担心自己的小孩将来受苦

  • 焦虑是一种机体的应激机制,进化尺度上的理性
    字面意思可以说明很多:焦虑,焦虑,对于焦点的忧虑。
    焦虑是情绪,是机体在遇到压力情境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身体对我们的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聚焦了,要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进行一个适当的安排了。
    我觉得这是一种人类长期进化而来的理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焦虑情绪:

老板交办一堆事,必须要在周五之前完成
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和同学的交往出了一些问题
妹妹打来电话,说老父亲高血压又犯了
如果没有焦虑:是不是更可怕?

2. 消极表现

  • 思维无法集中
  • 心情沮丧与低落
  • 紧张、烦恼以及引发各种躯体反应
  • 自我责备或埋怨他人

3.积极意义

  • 面对压力和危机,焦虑给我们提醒:该聚焦了!
  • 适度焦虑可以促进事情的完成完美

二、Why-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偶尔的焦虑很正常,如果经常焦虑,一般来说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

自我价值感低或者说自尊水平低,原因一般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导致和内在自我的长期失联,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冲突:

  • 现实与内心的冲突
  • 对未来的过度担忧
  • 过多负面情绪的堆积
  • 潜意识与自身行为的冲突

三、解决方案是什么?

  解决方案:觉察+不沉浸。

1. 能够觉察自己的焦虑是焦虑调控的关键

觉察情绪的能力需要不断练习的一个技能。练习方法:

  • 内观、站桩
  • 静坐、冥想
  • 通过身体觉察和连接来觉察情绪

2. 觉察到情绪后,不要沉浸

有人会问:我怎么会沉浸,我才不会沉浸呢!
事实上:很多人焦虑走不出来,都是不自觉地沉浸。。。
理由如下:
情绪是有记忆的,我们很多时候出不来,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觉得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是安全的、舒适的。感觉舒适的原因是我来曾经多次经历的情绪造成了熟悉感和掌控感,那怕是坏的,潜意识也觉得是安全的舒适的,因为这是一个探索过的区域。
解决方法:对自己进行编程(自我暗示)
如果我觉得愤怒,我就去听XXX歌曲30分钟/跑步40分钟;
如果我觉得悲伤,就去给XXX打电话聊天/看一场喜剧电影;
如果我觉得失落,我就去找我的咨询师王一一老师;
通过自我编程,把自己的常见应对方式给固化下来,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沉浸情绪而长久出不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