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热血青年正在开创事业并且热恋中,突然发现恋人不辞而别——这如何得了的记录!
按照李辰冬的编排,这篇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并不是写作时间最早。诗经里,有好多篇都早于它。如此编排,事实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篇之后,会倒序——回忆当初如何背井离乡投亲奔友,参加选拔,争取机会。如何两情相悦,如何瞒着父母偷偷约会……。
然后,再重新回到现实中,战争的残酷、思念的痛苦、现实的无奈……一一铺陈开来,几乎是尹吉甫职业生涯以及所处时代的记录!
这些,李辰冬先生查阅大量史料,严谨论证。我不是这方面专业人士,也不想钻进去太深。我通读之后,选择认可李辰冬先生的观点,并且,这个思路去看诗经,仿佛就在看一部纪录片《一个文学青年的战争史》。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第一段:
《击鼓》这篇,第一段就说明了记叙文的几件事:
时间:西周宣王(姬静)三年,公元前828年。
事件:用兵,再具体点筑城。
地点:从漕出发,去陈和宋。漕,河南省滑县,原是豕韦氏国,宣王时被灭(就是卫给灭的),划入卫国范围,是重要渡口。
陈:河南淮阳区,周口市。宋:河南商丘市。
人物:孙子仲,就是惠孙,也就是卫釐(xi)侯的孙子,卫武公的儿子。孙,指的是卫釐侯孙子而言。可能老人家比较喜欢这个孙子,或者在卫武没接班时,此人就以国君孙子身份出道了。孙子仲的孙子,就以孙为氏了。
她是谁?孙子仲的女儿。也就是尹吉甫老板的女儿。
鼓声轰隆隆,踊跃在练兵。在漕筑城的时候,派我去南边(陈,宋)。
第二段:
跟随孙子仲去平定陈国宋国,回卫国的时候,不让我一起回去,我十分忧愁。
第三段:
心上人走了,必须追,追到“林”这个地方追上了。那么,林在哪里?林:陈国的株野,也叫株林,位于今天柘(zhè)城,是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
她在这里居在这里住,(可现在)这里不见了她的马。急忙追她,在株野的林下追上了。
第四章:
曾经与你相好(这是一会回忆的重要素材),生死离合彼此相悦。(发誓)手牵着手,白头共偕老。
第五章:
现在离别了,不再与我见面了。现在远离了,不再相信我(的誓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