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3期“阔”专题活动。

“我虽经过水火,你带我进入宽阔之地。”(诗篇 66:12)


这“阔”字,此刻读来,百感交集。它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应许,又像一道穿透阴霾的光。我的生活,我的内心,何尝不常在“水火”之中煎熬?


身体的疼痛是水火的熬炼。一次次踏入医院,仿佛踏入一个巨大的漩涡。刺鼻的消毒水味,望不到头的长龙,屏幕上冰冷的号码,还有那句几乎成了背景音的“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时间和金钱,像沙漏里的沙,无声无息地流逝,换来的却常是“无法根治”的结论或暂时的缓解。

焦灼、无奈、愤怒、绝望,种种情绪如同火焰灼烧着信心,又如冰冷的潮水淹没希望:“既然我所信的祂能医治,为何我仍在受这地上的罪?我的信,究竟信在哪里?”这疑问,是水火中最深的拷问,几乎要动摇根基。


工作的压力是另一重水火。站在营业前台,小小的柜台仿佛成了战场。店长的目光如炬,每日的业绩指标像悬顶之剑。

要装宽带?没有目标用户,没有人来;要新开号码?还是没有目标用户,没有人来;要携入量?电信联通的优质用户如同大海捞针。完不成任务?那冰冷的“回炉”会议通知,便是业绩水火的具象化,令人窒息。

每一天,都在有限的资源、苛刻的要求与自身的疲惫中挣扎,“穷则喊天,痛则喊娘”,这朴素的俗语道尽了人在极限时的本能——承认自己的有限,才懂得呼求那无限者。

这挣扎,同样是炼狱之火,考验着耐力,也拷问着价值:若“好好努力工作”的代价是健康这无价之宝,若拼尽全力却只换来最低的回报,这狭小的生存夹缝,是否值得我继续燃烧自己?“干死干活,还拿最低的工资”,这清醒的认知,本身也是一种痛楚的水火。


然而,正是在这“水火”的夹击、信仰的摇撼与现实的逼仄中,“阔”的意象才显得如此珍贵,如此充满张力。


那位装宽带的师傅,仿佛不经意间成了这“阔”的隐喻使者。他认识我,或许是同事之缘。他不只完成安装,更俯身整理那团乱麻般的线路。

当信号格在屏幕上坚定地亮起满格,当路由器从朝西的角落移到客厅中央,信号如清泉般流淌覆盖到曾经是“盲区”的客厅、东卧,甚至一楼——一种物理空间上的“宽阔”瞬间被感知。

那被理顺的线路,何尝不像被神的手梳理过的心绪?那满格的信号,不正象征着一种连接的重建与覆盖的完全?尽管三楼未知,但这份已然改善的“覆盖”,给了我一份踏实的安慰。

它微小,却真切,提醒我:混乱可以被整理,覆盖不到的角落可以被触及。这,是神在细微处的看顾,是“阔”在现实中的一次预演。


更深邃的“阔”,源于那在“水火”中依然选择仰望的宣告:“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哈巴谷书 3:17-19)


先知哈巴谷的呐喊,穿越时空,直击我心。他描绘的是一幅彻底的荒凉图景——经济崩溃,生计断绝,万物凋敝,毫无指望。这岂不比我的处境更令人绝望?然而,就在这片“绝境”的废墟之上,他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宣告:“然而!”

这个转折,是信仰最伟大的力量。不看环境的枯槁,不看人的有限,单单定睛于神本身!因祂而欢欣,因祂而喜乐,承认祂是力量的唯一源头,是能在高处(那“宽阔之地”?)稳行的保障。


这“阔”,首先是一种心境的超越。当我坐在医院的椅子上忍受漫长的等待,或在柜台后承受指标的压力时,那句“然而”便成为内心的锚。它让我学会“躺平”一点——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属灵的豁达,一种对神主权的降服。不再强求“努力必有回报”的世俗逻辑,不再将自我价值捆绑于业绩数字或他人评价。

工作尽力而为,结果交托于神。“哪一天被炒鱿鱼了,那就走,也不会找不到工作。”这份基于对神供应的信心的淡然,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宽阔”。它释放了被焦虑紧箍的心灵,在“水火”中开辟出一片安宁之地。这“阔”,是放下重担,轻装前行。

这“阔”,更是一种眼光的转换。信仰的安慰,不在于承诺立刻挪去所有的“水火”,而在于在“水火”中赐下同在、平安和那超越环境、指向永恒的盼望。它让我看到,身体的疼痛、就医的艰难、工作的压力,虽然真实且沉重,但它们并非生命的全部,也非最终结局。

神的应许是“经过水火”,而非“避开水火”;是最终“进入宽阔之地”。这份对终极“宽阔”的确信,如同在隧道尽头看到的光,赋予当下忍耐的力量。

它让我相信,神在“水火”中仍在动工,如同那整理线路的师傅,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祂也在梳理我生命的乱麻,预备那更丰盛的“覆盖”与“连接”。

真正的“阔”,是信仰在心灵的荒漠中开凿出的绿洲。它不否定“水火”的酷烈,却在其中宣告神的信实;它不粉饰现实的艰难,却提供一种超越的眼光和内在的安稳。

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无花果树不发旺”的荒年,在“排队两小时”的煎熬中,在业绩指标的逼仄下,我依然可以因着信靠那“救我的神”而拥有喜乐与力量。

这份“阔”,是哈巴谷在废墟上的歌唱,是诗人在水火中对宽阔之地的确信,也是我在平凡(甚至艰难)日子里,选择不看环境不看人,单单仰望神时所触摸到的那份深邃的平安与确据——“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祂必领我稳行,终入宽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