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个自私的妈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在前面的话:身在海外,最近突然很想回国。想多陪陪父母。身边很多朋友都说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前程选择继续留守海外。可作为人子,你到底应该付出什么?作为人母,你到底又想得到什么?

01

最近每天中午为了准备女儿上学忙得风风火火。那天中午又是忙得赶不上吃饭就抄上小弟送姐姐上学。没想到姐姐说:“妈妈,你还没吃饭呢吧,那我一个人去上学吧!”我顿时心头一紧,鼻子一酸,眼睛竟也有点湿润了。感动于女儿的体贴。我说:“没关系,妈妈回来再吃。”

然后带着刘小弟送女儿去上学。走到一段台阶的时候,原本坐在小推车里的刘小弟突然要下来。我说:“远远为什么要下来呀?”刘小弟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妈妈抱不动远远和小车,远远下来走,远远不要妈妈累!”再次被幸福的电流击中。

亲情也好,爱情也罢,在这些关系中,付出越多的一方往往更容易被另一方点滴的回报满足得无以复加。而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无疑是不计回报地付出的那一方。正因为如此,孩子给我们一点点回报就会让我们激动不已,幸福不已。

就像我现在,虽然带孩子很累,可是回忆起来大概更多的是美好。孩子们给我们那些瞬间的感动和美好足以让我们感动一辈子,珍藏一辈子。而我们的曾经的付出却浮云游走般不见了踪影。珍藏的爱和回馈却在不经意间温暖心田。

02

回想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么?一粥一饭,一衣一鞋,温言软语,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全心全意对我们的付出。他们视我们为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

可是后来呢?后来我们只想插上翅膀,飞越未曾遇见,却满心向往的山山水水。

我们的父母呢,却被我们胡乱塞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翻起。

而他们却只能默默承受。

是的,干涉孩子的自由似乎是不对的。

于是他们只能在无数个思念泛滥的暗夜里打开珍藏在内心的记忆来温暖余生。

而忙碌而焦虑的我们,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的感受。因为我们关心的往往是我们最爱的,而不是最爱我们的。我们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给他自由,任他飞扬。

可是然后呢?然后他们对待我们就像我们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任其哀伤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现在太多的文章鼓吹“个人自由”论。

我想说,鼓吹绝对的个人自由的,有多少是行至暮年的老者?有多少是曾经付出深沉的爱的父母?有多少是完全发自内心而没有压抑原始想法和欲望的?又有多少被所谓的流行价值观所绑架的?

比如广为流传的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宣称孩子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

比如某自媒体的作者说:如果她的孩子哪一天跟她说,等她老了要照顾她的话,她一定会非常震惊,看看到底哪个环节做错了,让孩子有如此恐怖的想法。

天!难道孩子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长大,不应该有感恩之心吗?难道把他养成白眼狼才如你所愿?

我们什么时候自卑地视传统美德为洪水猛兽了?

我希望写这篇文章的人,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依然豪气冲天地说:“孩子,去追寻你的自由吧!”我希望你说这话的时候是完全遵照内心的想法,没有丝毫悲凉之感的。

0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的一生从一声啼哭开始,从需要被照顾的婴孩一天天长大,长至可以自力更生、照顾旁人的成年,再一天天老去,直到需要被照顾的老年。

此乃自然之法。

既然如此,为何要人为阻断这种自然之法?

明朝心学家王阳明就不认同彼时根深蒂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他强调“天理即人欲”。

而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情感上的依恋难道不是人之常情么?

为人子女者,感恩并回报父母的付出不也是人之常情么?

既然是人之常情,为何要违背?

什么风光,什么成功,都不重要!

我只要我们,

在!一!起!

<全文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重要...
    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阅读 4,196评论 0 2
  • 《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两部校园青春爱情题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当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小说,如今变成真实的...
    矢夭阅读 4,966评论 15 29
  • 酸,疼,还有胀。嘶……我去我去我去……这小兔崽子!心头火起,转身甩个眼刀子。一回头,就瞧见小艺兴的睡相。一脸餍足。...
    柴尔德雷阅读 1,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