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岁那年,还在学校里,正是热血沸腾有雄心壮志的时候,于是在无数个无眠的夜里,经过翻来覆去的考虑后,为自己确立了人生唯一一个十年目标,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真心喜欢的事情,并愿意为此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不久后毕业,我从学校打回原籍,回到农村,当别的同学开始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时,我带上一个木头小板凳,或者在荷叶团团的水塘边,或者竹影疏离的竹林里,或者在四面开阔的田野中,或者在一览众山小的山顶巨石上,伴着清风沐浴着阳光,读书学习。整整两年的时间,我在偏僻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自学汉语言文学。
我理解“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性,我明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我最爱“驿路断桥处,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辗做尘,只有香如故”高洁的梅花,最向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洒脱和飘逸。
晚上我睡木楼的小床上,伸手可以触摸到屋顶的瓦片,风刮过去,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松涛阵阵,猫头鹰在森林里叫得凄厉。我睁着一双比黑夜还黑的眼睛,头脑里有无数个凌乱的点和线,无法一一厘清和串联。万物大都沉入沉甸甸的睡眠里,融入归顺于无边无际的黑暗。只有我一个人醒着,孤独的对抗着黑夜,盼望着黎明前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浓稠滞重的夜幕。
春天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夏天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里“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冬天里“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我吟哦着一行行的诗句,陶醉在字里行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还记得落红无数的桃树下,听凭花开花落,还记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池塘边,慢等卧剥莲蓬。曾看着无边落木萧萧下,而心生荒凉,也曾因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深受感动。我把所思所想凝聚在笔端,想用尽毕生心力书写,却只能一个人写自己一个人欣赏,仿佛是着魔了,喃喃的自言自语一样。
我终究没有守住十年之约,没有放弃一切破釜沉舟的勇敢和气魄。这些年我混迹在嘈杂里,在喧嚣热闹中,忙忙碌碌,似乎重新找到世界的落脚点,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平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好像一切都不曾改变。实际上内心深处早已兵荒马乱,破败不堪。一个逃兵对它丢弃的战场始终心怀愧疚,一个目光短浅得过且过的人不配拥有美好的未来。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在这为数不多的十年里,有精力有能力有耐力去做事情的又有几个,如果不能抓紧这有效的时间去做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情,那这短短的一生基本也就虚度荒废了。
不怕起点低,只要肯努力,不怕进步慢,只要肯坚持,真正要看看十年过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十年不够,抵上余生如何,总会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