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虚数i”,为何让数学拥有如此迷人魅力?

“虚数i”的发现在数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虚数i”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神奇?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

这还得从看似平常却作用巨大的“数轴”说起!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数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

一定要将“数轴概念”深深地扎根于脑海才能敲开初等数学的大门而登堂入室。

自然数、整数、负数、无理数等“一切数的问题”只有放在“数轴”中去讨论,才不会显得亳无头绪。

在虚数还没发现之前,单条数轴,足以描述所有的实数。但到了17世纪时,数学家笛卡尔发现了虚数,这时一条数轴己显得不够用了,于是创立了著名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是我们进入初中就“必须要求”掌握的重要工具。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可以描述为

两条相互垂直于“原点”的两条数轴。当我们讨论“数的关系”时,“笛卡儿坐标系”就成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一切数都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

“直角坐标系”第一次建立起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一次使用数学公式描述几何图形中的“距离”和“角度”,在代数与几何之间架起了桥梁,笛卡尔建立了一门划时代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第一次引入了“变量”的概念,牛顿和莱布尼茨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微积分”。

“微积分学”进一步发展为“实变函数论”。

笛卡尔发现虚数出现后,在“直角坐标系”上建立了“复平面”,用公式可表示为:z=a+bi。

在人们没有发现复平面时,人们常常感觉“数不够用。

而现在,数学家们现己经严格证明,“一切数”都能在复平面中找到,“数的范围”不会再超过复数的范围。

由于虚数被发现,在十八世纪时,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复变函数”发展了起来,用于研究“复平面”上的函数。

复变函数以“复数为变量”,用于分析函数的规律与变化,其内容丰富,实用性极强,被用于“流体力学”和“航空动力学”,解决了飞机机翼的结构问题。

著名的欧拉公式以“虚i和π的积”做为“自然底数e”的指数,将“复变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了一起,这使得“复变函数”也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数学家称赞“复变函数”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理论,研究它简直是一种享受。

虚数的发现在自然学科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量子力学”诞生,具有传奇色彩的薛定谔方程问世,令人着迷的是,这个著名方程里也含有“虚数i”,

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中引入了“波函数”作为“薛定谔方程的解”,这个神奇的波函数用“复数”的形式能清晰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著名的“波动力学”诞生。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一起成为了现代物理的两大支柱。

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虚数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那些含有虚数的公式,仿佛是神的语言,人们总是能不断地从中领域出一些新的理论。

1966年苏士侃在200年前的“欧拉公式”中发现了弦理论的存在,而灵感正是来源于公式中的“虚数i”

1990年,维顿提出了“11度空间”的“M理论”(矩阵理论),统一了之前各种“极限状态”下的弦理论结果。

弦理论的出现,科学家们认为这将是一个终极理论。

2007年4月,美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弦理论”在“十维空间”的正确性。

但是在己有的条件下,用物理实验彻底的证明“弦理论”的道路还非常遥远。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数学的“严密逻辑”来证明其正确性。而虚数将再次发挥出出它的优势,为人们提供新的视角。

在现代化的今天,“超弦理论”已站在了“现代物理”研究的最前沿,最有希望找到被称为物理学圣杯的“四种基本力的统一理论”,以解释“经典物理学”、“量子力学”等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

如果没有虚数的发现,就没有量子力学,21世纪的一切自然学科都无法进行下去。

随着新的理论不断涌现,虚数也会发挥出它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精彩。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道尚知/整理 事实证明,在SAT考试中,数学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优势,这个优势应该保持住。 在实考中,数学如果能够...
    与无大老师同道前行阅读 4,949评论 1 1
  • 目录 开场白 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理论物理与数学物理与哲学物理与科幻 现代物理中所用的数学工具微分几...
    LostAbaddon阅读 9,038评论 13 12
  •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了,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从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讲还是从对世界政治体、世界经济体...
    Joe_太君阅读 5,420评论 1 7
  • 以下为文章笔记: 曾国藩打仗的六字诀:扎硬寨、打呆仗。 学习就有点像打仗:首先你要问你现在的核心知识是什么,你要给...
    梁颢译阅读 2,726评论 0 1
  • 六点,荒野上的那一棵 时针指向了6点,荒野上,两个黑影...... 试问,你是否见过这样一棵柳树,它不长在河边,没...
    LR筱语阅读 2,3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