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包黑子"

五年以前,那是我刚开始学礼生的时候,来到马坪山的一个村庄承办丧事,管事的人是我同学,于是就治丧活动的诸事安排有了交流,什么唱渔鼓呀,唱夜歌呀,礼生乐队的人员安排等等,总听他说唱渔鼓和夜歌肯定要留给″包黑子"的,任何人都抢不走。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觉得他一定牛高马大,脸膛黝黑,并且是管事人的亲戚。

下午,渔鼓队进场了,一干人等谈笑风生,风流倜傥,也没见相貌奇特之人,"包黑子"是谁呢?正纳闷间,我同学陪着一中等身材的师傅模样的人来了,对我介绍说,这位是我的远房本家祖父萧新华先生,江湖人称"包黑子"。介绍到此为止,我心茫然。看来这个名字根本不是以貌取人,可能会有更深刻的内涵。

第二天,再去做事时,听乡亲们闲谈,昨晚的渔鼓唱得好哇,既没有水话又唱得好听!比那某人某人唱得好多了!是吔!班子里个个来得。有人附和着。对于渔鼓,我巳经很多年没听了,但听到他们的那种感觉一定是雅俗共赏了。

第四天,特大新闻!昨晚″包黑子″唱歌唱了一万多,我的娘呀,一万多是什么概念啊。有人议论,哪有那会唱?人家的钱怎么就轻松的交给他了?唱一段给一百就是唱到天光也不行噻!唉!人比人,气死人。

再后来,江湖中经常有碰头会面的时候,经过接触,语言交流,才重新对他有了了解。他,重情重义,礼字当先,对待朋友可以两肋插刀,锄强扶弱,救困济贫,对于弱者敢于仗义执言,吹拉弹唱,渔鼓夜歌,满腹经伦发挥淋漓尽致,兴家立业,照顾家庭,甘当黄牛不分白日黑夜。他,不但是渔鼓台上的顶樑柱,夜歌场子的领路人,更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一个好朋友!

终于,悟出了″包黑子"名称的由来,他是重情义,够朋友,善良正直,敢于仗义执言,潜心钻研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髓,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化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